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的财务分析模式创新路径

云卷云舒xj 03-28 23:30 阅读 2

  在数字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已全面深入实施,企业生存需要面临的层层考验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严峻复杂,整合行业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布局战略转型等措施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财务作为企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在赋能资金管理、识别经营风险、辅助业务开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分析的质量高低对企业方向性决策的影响愈发深远,传统财务模式下的核算型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营需求,业财融合是财务改革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从业财融合视角,探究财务分析模式的创新路径,旨在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业财融合下财务分析模式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低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财务分析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甚至影响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就目前大部分的企业而言,经营管理的侧重点仍然会放在业务扩张和开拓这一方面,只关心业务发展所带来的业绩创收,忽视了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使财务分析在企业内部运转环节长期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状态,没有健全的财务分析机制,缺少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专业的财务分析人才储备也很匮乏,十分不利于降本增效的实施与执行。

  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是以财务报表为载体,分析以往的财务状况和盈利率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评估预测,此工作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管理层的重视、制度的执行和人员的配合,除此之外,管理层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认知不到位,没有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误解业财融合的管理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把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混为一谈,导致两个部门之间工作范围不清晰、岗位职责不明朗、合同协作不流畅,最后会有财务分析指标尚不全面、财务分析数据存在偏差、财务分析结果差强人意、财务分析报告使用率低下等情况的发生,致使企业在制定经营决策时没有高度精准的财务数据支撑,间接影响管理层对企业经营现状的认识和判断,无法正确评估出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2、财务分析方式单一且浮于表面

  在业财融合被企业广泛使用的大背景下,从目前财务分析工作的现状来说,很多财务工作采取的分析方式都相对单一形式相对滞后,比如,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形式机械且单调,呆板生硬的运用这些财务分析手法对企业的盈利、收现、偿债数据进行单一的核算比较,虽然可以反映出当下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但是所出具的分析报告覆盖面并不宽泛,前瞻性和预见性仍待考量,分析效果不明显,无法深入挖掘出隐藏在数据后的问题,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也不能做出准确的推测和预判。

  另一方面,很多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分析对象往往只是针对一部分业务部门展开,缺乏全面性和整体性,分析时使用的指标绝大部分都是财务报表中的指标,没有将成本数据、采购数据、损耗数据等非财务数据结合分析,面对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采用的分析方法仍然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没有把新型分析模式加入其中,疏于流程浮于表面,分析结果往往不具代表性,导致财务分析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大打折扣,此外,虽然很多企业大力实施财务信息化管理,但是使用普及力度弱、系统利用率低、员工积极性差等因素,也会导致财务信息系统的优势被限制,始终处于表面化状态,财务分析工作流于形式过于浅显,分析质量低下。

3、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业财融合管理模式的贯彻落实,给企业带来收益正增长的同时也给财务从业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要求其不断更新财务分析知识、掌握新型财务分析方法、了解整体发展趋势、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企业财务分析工作。

  纵观当下企业的财务从业人员,精于数据分析、知晓大局意识、懂得与时俱进的人才相对较少,很多财务分析人员综合能力有限且知识迭代缓慢,只对财务报表中所呈现的信息数据进行探究,忽视了对人力资源、客户、供应商等非财务信息的关注,导致财务分析一直停留在财务层面和理论层面,没有把业财融合的理念深入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导致在财务分析领域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却没有获得良好成效,事倍功半舍本求末;

  与此同时,部分职场经验丰富的老财务人员思想行为依旧停留在传统经营管理中,至今仍然沿袭过时的财务工作模式,工作中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无法从落后的财务形式中跳出来大胆创新接受新鲜事物,放弃对非财务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对电子化设备的使用,灵活性差、学习能力弱,致使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实施停滞不前,业财融合新机制落实困难,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缓慢,改革创新周期延长,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发展对财务分析的需求,不利于企业稳定运行健康发展。

  二、业财融合下财务分析模式的创新路径

1、加强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

  保证财务分析工作可以井然有序展开的基础前提是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经营的主体,是企业重大战略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挑战,管理层应摒弃传统观念、积极转变思想、创新管理意识、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深刻正确地认识到财务分析对于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性。

  了解财务分析内容与业务拓展之间的联系,改进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对其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搭建业财融合一体化的分析机制,完善财务分析工作流程,细化财务分析工作措施,引进合理高效的分析方式,将财务和业务充分联动起来,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进程,逐步把信息化管理向企业内部渗透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实现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内部共享,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帮助财务人员高效便捷地获取最新经营数据和第一手消息。

  同时,要不定期开展高层战略部署会议,旨在与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从思想上达成高度统一,共同认可财务分析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推进作用,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动,积极配合财务分析工作的展开,从根源上大幅提升财务分析工作的流畅性和便利性,拓宽财务分析的广度,加深财务分析的深度,为企业下一步业务发展部署提供最明确的指引和最合理的方案。

2、创新优化财务分析方式

  想要更好地完成财务分析工作,创新优化财务分析方式是当务之急。正如上文提到的,目前的财务分析方法相对单一且浮于表面,针对这个现象,财务分析人员应当结合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经营状况,选择符合当下形势的分析方式,甚至可以选择多种分析方式相结合的模式来进行分析,切忌生搬硬套,分析时需要有全局意识,注重非财务数据的收集,例如,采购、价格、销量、库存等这些可能会影响收入利润的非财务因素,善用平衡记分卡等工具对非财务数据进行数据化处理和回归分析,判断其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力,从而分析如何合理利用以上因素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

  另一方面,财务分析方式可以搭载上互联网的顺风车,构建业财融合财务信息化共享平台,实现经营数据透明化和公开化,减少在数据收集所花费的时间,为财务分析工作提供便利性,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深挖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利润增长的关键点,针对核心关键点进行深度研究探讨,出具最具权威的数据分析报告和整体解决方案,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了解管理缺陷和经营弱点,助力走出困境突破瓶颈,实现收入正增长、利润高增值、营收连翻倍。

3、提高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养

  除了制度的健全、体系的完善、高层的重视、方式的创新以外,业财融合另一个重要的核心体现在财务分析人员方面,财务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业财融合下财务分析结果的好坏,间接影响企业管理层对经营现状的认知和对未来的规划部署,所以财务分析人才数据库的搭建和专业技能培养成为业财融合管理模式推进中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

  第一、对现有的财务分析人员进行内部培训,首先,系统了解财务分析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和专业知识的储备量,其次,为其量身定制科学严谨的财务培训方案,授课形式不拘泥于线下,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模式相互融合,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动静结合双管齐下,使其在掌握最新分析理念和分析渠道的同时,也拥有深度挖掘数据背后问题的能力;

  第二、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可选择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优先录用具备拥有计算机技能或者数据分析背景的财务人员,不仅可以从本质上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分析能力,还能带动原有财务人员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被广泛应用的新时代,具备互联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的财务人员能谙熟数据获取新渠道、知晓信息处理新模式、简化财务分析步骤流程,将基础的工作智能化,复杂的工作信息化,让财务分析变得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综上所述,面对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实施业财融合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利用业务资源和财务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通过加快财务分析体系革新,注重财务分析机制完善,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素养,探索财务分析新路径等有效举措,运用科学严谨的财务分析方法发现潜在财务风险和业务疏漏,精准识别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切实可靠地为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困难,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正确的决策方向支持,抓住市场机遇,把握发展动向,抢占行业良机,推动企业蓬勃发展持续繁荣长盛不衰。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