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racle收购后的版本 
2,InnoDB变为默认引擘 
3,加入performance_schema库,监控MySQL服务器运行时的性能 
4,半同步复制 
5,多缓冲池实例 
6,Supplementary Unicode characters 
7,多核利用率提高 
8,加强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输出 
9,分区支持新增RANGE COLUMNS,LIST COLUMNS 
10,ALTER TABLE … TRUNCATE PARTITION 
11,TO_SECONDS() function 
12,编译采用cmake 
13,多个回滚段(Multiple Rollback Segments) 
14,提高了默认线程并发数,设置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15,后台输入/输出线程控制,设置innodb_read_io_threads和innodb_write_io_threads 
16,主线程输入/输出速率控制,设置innodb_io_capacity 
17,可以关闭适应性散列索引功能 
18,可以关闭InnoDB的插入缓冲 
19,恢复组提交(Restored Group Commit) 
20,快速恢复重启 
21,MySQL 5.5为基于Linux和Windows的数据库系统提供了真实的异步输入/输出支持。如果新的默认设置与主机输入/输出子系统不兼容,要使用该功能,需要在Linux系统中安装libaio用户空间库,并配置innodb_use_native_aio选项参数(该参数可以关闭) 
22,使用innodb_change_buffering配置参数来控制删除缓冲和既有插入缓冲功能,默认在所有的系统中都使用 
23,每一个缓冲池实例都有一个单独的刷新(Flush)列表互斥,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争用 
24,设置innodb_purge_threads配置参数来选择清除操作是否使用单独线程 
25,禁止会话执行另一个会话中,未完成事务处理正在使用的表格中的DDL语句,能够保证事务处理的串行化 
26,Linux系统中,在高事务处理频率和连接负载的情况下,MySQL5.5在处理只读(Read Only)操作时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是MySQL5.1的200%,处理读/写操作时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是MySQL5.1的370% 
27,复制Heartbeat 
28,relay_log_recovery,自动丢弃自己未处理的中继日志(Relay Log),然后从源主机服务器恢复挂起的事务处理 
29,根据服务器过滤项复制 
30,SLAVE_TYPE_CONVERSION,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数据类型转换机制 
31,建立快速索引,添加(Add)或删除(Drop)索引,而无需复制整个目标表中的底层数据 
32,数据压缩,ROW_FORMAT和KEY_BLOCK_SIZE参数,按照1K,2K,4K,8K或标准16K字节压缩等级存储数据页。 
33,ROW_FORMAT=DYNAMIC或ROW_FORMAT=COMPRESSED创建表,这提高了大对象的存储效率 
34,存储对象(包括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内部使用SIGNAL/RESIGNAL语法,用于项目的前期研发和调试,然后产生错误条件,并使用该条件调用主机应用程序中的专用错误处理程序 
35,表和索引RANG和LIST分区范围扩展到了非整数列和日期,并增加了在多个列上分区的能力,COLUMNS关键字支持这些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