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了发起策略中的一些内容。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一个业务的复杂场景设置。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同一个业务的复杂场景设置。
后面再说多业务的复杂场景。
分析了业务之后,如果这个业务有不同的高峰时段,可以有不同的设置方式。
比如下面这样:
时间  | 业务量(亿)  | 
1  | 50  | 
2  | 50  | 
3  | 50  | 
4  | 50  | 
5  | 50  | 
6  | 60  | 
7  | 70  | 
8  | 80  | 
9  | 200  | 
10  | 500  | 
11  | 400  | 
12  | 200  | 
13  | 200  | 
14  | 600  | 
15  | 700  | 
16  | 500  | 
17  | 400  | 
18  | 300  | 
19  | 100  | 
20  | 100  | 
21  | 50  | 
22  | 50  | 
23  | 30  | 
24  | 20  | 
每小时内的请求量各不一样。
对于这个业务的性能执行场景应该制定这样的发起策略。

配置方式在同一个工具中可能都不一样。
可以在一个线程组中实现,也可以每个小时的业务量有用一个线程组。
这样设置出来的场景才和实际的场景相似。
有人可能会觉得直接设计峰值那个小时内的场景就可以了。
其实不止。
因为还有些时段需要做压力补充,像批处理的业务就要加进去。
另外资源的open、close也会是问题出现的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