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中的抽象类和接口是面向对象编程中两种重要的抽象机制,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它们的核心区别,方便你快速把握要点。
特性  | 接口 (Interface)  | 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 
定义关键字  | 
  | 
  | 
方法与实现  | Java 8前只有抽象方法;之后可含默认方法、静态方法  | 可混合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  | 
继承与实现  | 类可实现多个接口 (  | 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  | 
成员变量  | 只能是   | 可包含普通成员变量和常量  | 
构造方法  | 没有构造方法  | 可以有构造方法(用于子类初始化)  | 
设计目的与适用场景  | 定义行为规范("can-do"),实现多态和解耦  | 定义类的模板("is-a"),代码复用,提供部分实现  | 
💡 如何选择:抽象类还是接口?
- 优先考虑接口:当你需要定义行为契约(如可比较、可序列化、可飞行)或不相关类之间的共同行为,或者需要多重继承时,应使用接口。接口有助于降低耦合,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考虑使用抽象类:当你需要表示一种本质关系(如狗是一种动物),并在多个密切相关的类之间共享代码和状态(成员变量),或者需要提供一些方法的默认实现时,抽象类更合适。抽象类作为模板,可封装部分通用功能。
 
在实际项目中,抽象类和接口常常结合使用。例如,一个类可以继承一个抽象类以复用基础代码,同时实现多个接口来声明它支持的各种能力。
// 示例:抽象类表示本质,接口表示能力
abstract class Animal { // "是一个"动物
    protected String name;
    public Animal(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abstract void makeSound(); // 抽象方法
    public void sleep()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is sleeping"); } // 具体方法
}
interface Runnable { // "可以"跑
    void run();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implements Runnable { // 狗是一种动物,并且可以跑
    public Dog(String name) { super(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Sound() { System.out.println("Woof!");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is running happily!"); }
}希望这些解释和示例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