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言
在 Linux 系统中,操作文件和目录是日常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掌握常见的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你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文件创建、编辑、查看、复制、删除以及压缩和解压缩等操作。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包括 touch、vim、cat、more、less、head、tail、cp、rm、mv、gzip、zip、unzip、mkdir、rmdir、cd、pwd 和 ls 等。

创建文件
1. touch
touch 命令用于创建一个新的空文件,或者更新文件的时间戳。
-
创建空文件:

-
更新文件时间戳:

2. vim
vim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文本编辑器,用于编辑文件内容。基本操作如下:
-
打开文件:

-
进入编辑模式:按
i键 -
退出编辑模式:按
Esc键 -
保存并退出:输入
:wq

文件内容显示
3. cat
cat 用于查看文件内容,或者将多个文件连接在一起输出。
- 查看文件内容:

4. more
more 命令用于分页查看文件内容,适用于查看较长的文本。
- 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5. less
less 是 more 的增强版,支持前后翻页,适合查看大型文件。
-
分页查看文件:

-
按
Enter回车键可以向下移动一行,按Space空格键可以向下移动一页,按B键可以向上移动一页,也可以用光标键向前、后、左、右移动,按Q键可以退出less命令。
6. head
head 用于查看文件的前几行内容,默认显示前 10 行。
-
查看文件前 10 行:

-
-n:查看指定行数:

-
-c:查看指定字符数:

7. tail
tail 用于查看文件的末尾内容,默认显示最后 10 行。常用于查看日志文件。
-
查看文件末尾 10 行:

-
持续监视文件的新增内容:
Ctrl+C可以终止

文件(目录)复制、删除和移动
8. cp
cp 命令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copy)
-
复制文件:


-
递归复制目录,整个目录一起复制:
cp -r source_dir destination_dir
9. rm
rm 命令可以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和目录,也可以将某个目录及其下属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删除。注意:使用该命令删除的文件不可恢复(remove)
-
删除文件:
-i:删除文件或目录时提示用户。
-f:删除文件或目录时不提示用户。

-
-r:递归删除目录,即包含目录下的文件和各级子目录:
rm -r directory
10. mv
mv 命令用来移动文件或目录,还可在移动的同时修改文件或目录名。(move)
- 移动文件:
mv source_file destination
-i:如果目标文件或目录存在,则提示是否覆盖目标文件或目录。
-f:无论目标文件或目录是否存在,直接覆盖目标文件或目录,不提示。

- 重命名文件:
mv old_name new_name
压缩文件与解压缩
11. gzip
gzip 命令用于压缩文件。压缩后的文件会变为 .gz 格式。
- 压缩文件:
gzip filename
12. zip 和 unzip
zip 用于压缩文件,unzip 用于解压缩文件。
- 压缩文件:
zip archive.zip filename
- 解压缩文件:
unzip archive.zip
创建目录
13. mkdir
mkdir 用于创建目录。
-
创建一个目录:

-
-p:递归创建多级目录:

删除目录
14. rmdir
rmdir 命令用于删除空目录。如果目录非空,可以使用 rm -r 来删除。
- 删除空目录:
rmdir directory_name
改变工作目录
15. cd
cd 命令用于更改当前工作目录。
- 进入某个目录:
- 返回上一级目录:

16. pwd
pwd 命令用于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 查看当前目录:

显示目录内容
17. ls
ls 用于列出目录内容。
-
列出当前目录的内容:

-
-l:列出详细信息:

-
-a:列出隐藏文件:

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详细介绍了在 Linux 系统中如何使用常见的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包括文件的创建、查看、编辑、复制、删除、压缩和解压缩等操作。文章从简单的命令如 touch 和 vim 开始,逐步讲解了 cat、cp、mv、rm 等文件操作命令的用法,同时涵盖了目录操作命令如 mkdir、rmdir、cd、pwd 和 ls。我们还展示了如何使用 gzip、zip 和 unzip 进行压缩和解压缩操作。希望通过本文,读者能够掌握这些基础命令,提高在 Linux 环境下的工作效率。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