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类
抽象方法:
- 使用abstract修饰的方法,没有方法体,只有声明。定义的是一种“规范”,就是告诉子类必须要给抽象方法提供具体的实现。
抽象类:
- 包含抽象方法的类就是抽象类。通过abstract方法定义规范,然后要求子类必须定义具体实现。通过抽象类,我们就可以做到严格限定子类的设计,使子类之间更加通用。
要点:
- 有抽象方法的类只能定义成抽象类。
- 抽象类不能实例化。
- 抽象类可以包含属性,方法,构造方法,但构造方法不能用来new实例,只能用来被子类调用。
- 抽象类只能用来被继承。
- 抽象方法必须被子类实现。
- 接口
定义接口的说明:
- 访问修饰符只能是public或默认。
- 接口名和类名采用相同命名机制。
- 接口可以多重继承。
- 接口中的属性只能是常量。总是public static final修饰(不写也是)。
- 接口中的方法只能是public abstract。省略也是public abstract。
要点:
- 接口中所有的方法都是抽象的。
- 接口的多态只体现在其定义的抽象方法上,不体现在实现类的非抽象方法上。
- 接口不能创建实例,但可以声明引用变量类型。
- 一个类实现了接口,必须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只能是public的。
- JDK1.7之前,接口中只能包含静态常量,抽象方法,不能有普通属性,构造方法,普通方法。
- JDK1.8之后,接口中可包含普通的静态方法。
- 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
- 可以使用private,default,protected,public进行修饰。
- 类文件形如:OuterClass$InnerClass.class
- 分为:

a 非静态内部类
1) 非静态内部类必须寄存在一个外部类对象里。因此,如果有一个非静态内部类对象那么一定存在对应的外部类对象。非静态内部类对象单独属于外部类的某个对象。
2) 非静态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但是外部类不能直接访问非静态内部类成员。
3) 非静态内部类不能有静态方法,静态属性和静态初始化块。
4) 外部类的静态方法,静态代码块不能访问非静态内部类,包括不能使用非静态内部类定义的变量,创建的实例。
5) 成员变量访问要点:
~ 内部类里方法的局部变量:变量名。
~ 内部类属性:this.变量名。
~ 外部类属性:外部类名.this.变量名。
测试非静态内部类代码:
public class TestInner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内部类对象。
// 内部类对象是依托外部类对象的。有内部类对象必然已经存在外部类对象。
Outer.Inner inner = new Outer().new Inner();
inner.show();
}
}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age = 10;
public void testouter() {
}
class Inner {
int age = 20;
public void show() {
int age = 30;
System.out.println("外部类的成员变量age:" + Outer.this.age);
System.out.println("内部类的成员变量age:" + this.age);
System.out.println("局部变量age:" + age);
}
}
}
b 静态内部类
使用要点:
1) 当一个静态内部类对象存在,并一定存在对应的外部类对象。因此,静态内部类的实例方法不能直接访问外部类的实例方法。
2) 静态内部类看作外部类的一个静态成员。因此,外部类的方法中可以通过:“静态内部类.名字”的方式访问静态内部类的静态成员,通过" new 静态内部类() "访问静态内部类的实例。
测试静态内部类代码:
public class TestStaticInner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2.Inner2 inner = new Outer2.Inner2();
inner.show();
}
}
class Outer2 {
static class Inner2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显示一下");
}
}
}
c 匿名内部类
适合只需要使用一次的类。必须借助父类或者接口来实现。
形式如下:
new 父类构造器(){
...
}
或者
new 实现接口() {
...
}- 匿名内部类没有访问修饰符。
- 匿名内部类没有构造方法(没有类名)。
匿名内部类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TestAnony {
public static void invoke(AnonymouseClass a) {
a.show();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voke(new AnonymouseClass() {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实现匿名内部类");
}
});
}
}
interface AnonymouseClass {
void show();
}
d 局部内部类
定义在方法内部,作用域只限于本方法。
局部内部类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Test2 {
public void show() {
// 作用域只限于本方法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foo() {
System.out.println("局部内部类");
}
}
new Inner().fo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est2().sho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