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阶段:概念与定义
2、功能范围界定
3、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二阶段:系统设计
1、硬件架构设计
2、软件与固件设计
3、交互设计
4、数据流与工作流
第三阶段:工程实现
1、原型开发
2、软件开发
3、认证与合规
第四阶段:生产与上市
1、供应链管理
2、量产与品控
3、上市与营销
风险与挑战
上一篇内容讲解了AI录音卡片,今天继续借着这款产品来聊聊怎么实现从概念到量产的过程。
我将开发的核心流程,分为四个大的阶段:
- 生产与上市。
- 工程实现;
- 系统设计;
- 概念与定义;
第一阶段:概念与定义
这是产品成功的基石,决定了产品的方向和基因。
1、核心定位与差异化
这个时候你要问问自己:
在钉钉、Plaud等产品已存在的市场里,你的产品:
为什么存在?靠什么取胜?
可能是:
- 生态绑定: 如果你有独特的软件生态(比如绑定某个特定的笔记软件、CRM系统或办公协作平台),可以打造无缝体验。
- 设计驱动: 做出比Plaud更轻薄、质感更好、更具设计感的硬件,成为一款“时尚科技配饰”;
- 垂直场景深耕: 例如,专为法律行业设计,录音文件自动符合证据链规范;或为医学访谈设计,内置大量医学名词库和模板;
- 极致性价比: 主打入门市场,用更低的价格提供核心的录音转写功能;
阶段输出物:
《产品需求文档(PRD)》v1.0。
明确目标用户、核心场景、关键功能清单和差异化卖点。
2、功能范围界定
从MVP开始:不要追求第一个版本就功能完美。
先做出能解决核心痛点的产品,快速推向市场验证。
MVP最小可行产品功能:
- App基础功能:连接设备、管理文件、播放、分享等。
- 基础摘要:提取重点;
- 说话人分离;
- 语音转文字:中英文;
- 高清录音:支持电话录音;
V2.0 增强功能:
- 云端同步与多设备登录。
- 知识库联动;
- 思维导图生成;
- AI深度总结(多种模板:会议纪要、待办事项、头脑风暴等);
- 多语言翻译:需考虑API成本;
3、技术可行性分析
AI能力:
- 权衡成本、效果和延迟。
- 还是调用第三方大模型API(如OpenAI, Claude等)?
- 自研ASR/NLP模型?
硬件技术:
麦克风阵列方案、主芯片选型、结构堆叠、电池技术等是否能支持你的设计目标(如厚度、续航)。
第二阶段:系统设计
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技术方案。
1、硬件架构设计
组件 | 选型考量与方案 | 备注 |
主控芯片 (MCU) | 低功耗蓝牙SoC是首选,如Nordic nRF52/nRF54系列、Telink TLSR9系列。 负责连接、控制、数据压缩和传输。 | 无需强大算力,AI计算在云端或手机端进行。 关键指标:超低功耗、稳定的蓝牙连接。 |
存储 (Storage) | eMMC或SPI NAND Flash,容量32GB/64GB。 用于本地存储录音文件(WAV/MP3格式)和缓存索引。 | 确保读写速度和稳定性,避免丢数据。 |
麦克风 (Mics) | 2-4个MEMS麦克风组成阵列。实现波束成形(定向拾音)和降噪。 | 这是音质的核心。需考虑信噪比(SNR)、灵敏度、相位一致性。 |
电池 (Battery) | 聚合物软包电池,容量300-500mAh。需支持磁吸触点充电或Qi无线充电。 | 续航目标:连续录音>20小时,待机>30天。 |
连接与充电 | 蓝牙5.2/5.3(低功耗、高传输速率)。USB-C接口(用于固件升级和充电备用)或纯无线充电。 | 磁吸触点(Pogo Pin)是常见且可靠的方案。 |
结构/ID | 卡片式设计,厚度控制在3.5mm以内。材质:铝合金中框+塑料或玻璃后盖。内置强磁铁用于吸附手机。 | 结构堆叠是最大的工程挑战,需要与电子工程师紧密配合。 |
其他传感器 | 三轴加速度计:用于实现“敲击触发录音”、“拿起唤醒”等交互。触摸传感器:实现触摸控制。 | 提升交互体验的关键。 |
2、软件与固件设计
部分 | 功能 | 技术方案 |
设备端固件 | 驱动硬件、管理电源、采集音频数据、压缩编码、通过蓝牙传输数据、OTA升级。 | 基于芯片原厂SDK开发,使用C语言。核心是功耗优化。 |
手机端App | 连接设备、接收音频数据、上传云端、展示转录/摘要结果、文件管理、设置。 | 跨平台框架(React Native, Flutter)或原生开发(Swift, Kotlin)。 |
云端服务 | 核心AI能力:ASR(语音识别)、NLP(摘要、翻译)、用户认证、数据存储、付费订阅管理。 | 云服务器(AWS/Aliyun)+ 容器化(Docker/K8s)+ 第三方AI API(或自研模型)。 |
3、交互设计
硬件交互:
1个多功能按钮(开关机、开始/停止录音)、LED指示灯(状态显示)、触摸滑动(调节音量?)。
软件交互:
App界面设计,核心是高效的信息呈现(文字稿、摘要、录音波形图同屏展示)和便捷的操作(一键导出、分享)。
4、数据流与工作流
- 结果返回并显示在App端,同时文本索引与本地录音文件关联。
- 云端ASR转写成文本,再调用NLP模型进行摘要分析;
- App将音频数据包上传至云端ASR服务;
- 麦克风采集声音 -> 主芯片压缩编码 -> 通过蓝牙发送到App;
- 用户按下录音键;
第三阶段:工程实现
1、原型开发
EVT:
制作手板,验证硬件基本功能(录音、充电、连接)和结构可行性。
通常找方案公司或独立设计公司(IDH)完成。
DVT:
制作接近量产的小批量样机,进行全面的测试:跌落、高低温、续航、射频、软件稳定性等。
PVT:
验证生产线和工艺,跑通量产流程。
2、软件开发
固件、App、云端后台同步开发。
关键点:蓝牙连接稳定性、音频数据传输完整性、云端API的延迟与错误处理。
3、认证与合规
必不可少:国内SRRC(无线电型号核准)、3C认证(安全),国际CE(欧盟)、FCC(美国)、BIS(印度)等。
需提前规划,流程耗时数月。
第四阶段:生产与上市
1、供应链管理
寻找并锁定代工厂 (CM),确认元器件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
完成DFM (可制造性设计)和DFA (可装配性设计) 审查。
2、量产与品控
工厂开模、组织生产。
制定严格的品控标准 (QC),如录音质量抽检、功能全检。
3、上市与营销
定价策略:硬件售价 + 软件订阅费(如免费提供基础转写时长,高级功能需付费)。
渠道:线上(电商平台、众筹)为主,线下渠道为辅。
营销:聚焦目标用户社群(如律师、记者、学生社群)进行精准投放,与行业KOL合作。
风险与挑战
- 隐私与合规风险:数据安全、跨境数据传输是重中之重。
- 竞争风险:巨头入场,功能被操作系统原生集成;
- 成本风险:初期量小,硬件BOM成本高昂,难以控制;
- 技术风险:结构堆叠、射频干扰、蓝牙断连、功耗优化;
作者简介
卫朋《硬件产品经理》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受邀专栏作家,认证博客专家、嵌入式领域优质创作者,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专家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