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ne            定义一个预处理宏
 #undef            取消宏的定义
 #if                   编译预处理中的条件命令,相当于C语法中的if语句
 #ifdef              判断某个宏是否被定义,若已定义,执行随后的语句
 #ifndef            与#ifdef相反,判断某个宏是否未被定义
 #elif                若#if, #ifdef, #ifndef或前面的#elif条件不满足,则执行#elif之后的语句,相当于C语法中的else-if
 #else              与#if, #ifdef, #ifndef对应, 若这些条件不满足,则执行#else之后的语句,相当于C语法中的else
 #endif             #if, #ifdef, #ifndef这些条件命令的结束标志.
 defined          与#if, #elif配合使用,判断某个宏是否被定义
一般情况下,源程序中所有的行都参加编译。但是有时希望对其中一部分内容只在满足一定条件才进行编译,也就是对一部分内容指定编译的条件,这就是“条件编译”。有时,希望当满足某条件时对一组语句进行编译,而当条件不满足时则编译另一组语句。
条件编译命令最常见的形式为:
#ifde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它的作用是:当标识符已经被定义过(一般是用#define命令定义),则对程序段1进行编译,否则编译程序段2。 
 其中#else部分也可以没有,即: 
 #ifdef 
 程序段1 
 #denif
在头文件中使用#ifdef和#ifndef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防止双重定义的错误。如你在头文件aaa.h中定义了一个类aaa如下:   
   class   aaa   
   {   
   };   
   如果两次#include   "aaa.h"(不见得是直接,也有可能两个不同的头文件中都包含了这个头文件)就会出错,因为相同的类不能定义两次。把aaa.h稍做修改:   
   #ifndef   _aaa_   
   #define   _aaa_   
   class   aaa   
   {   
   };   
   #endif   
   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因为当你已经包含过这个文件,_aaa_就会有了定义,那么#ifndef的条件为假,就不会再执行后面的类定义了。 
#ifdef和#endif必须成对使用。   
   从理论上讲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头文件和实现文件中)   
   通常为了防止头文件被多次包含,在头文件中使用是必须的:   
   如:#ifndef   MY_HEAD_H   //头文件开头,名字是任意的,注意不要和其它头文件冲突        
     
   头文件声明   
       #endif     //头文件结尾
有时候,在b.h中会include "a.h" ,在"c.h"中会include "b.h"及include"a.h", 这时,如果不用ifndef/endif,就会包含两次a.h,产生错误。
还是把头文件的内容都放在#ifndef和#endif中吧。不管你的头文件会不会被多个文件引用,你都要加上这个。一般格式是这样的:
#ifndef <标识> 
 #define <标识>
...... 
 ...... 
#endif
<标识>在理论上来说可以是自由命名的,但每个头文件的这个“标识”都应该是唯一的。标识的命名规则一般是头文件名全大写,前后加下划线,并把文件名中的“.”也变成下划线,如:stdio.h
#ifndef _STDIO_H_ 
 #define _STDIO_H_
......
#end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