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存储某类数据时要用到数组,但当用不同类型数组存储数据时就可以用结构体了,结构体可以将不同类型数据进行封装,即当含有不同类型数据时可以考虑结构体
结构体定义的一般形式:
struct 类型名 {
数据类型1 成员变量1;
数据类型2 成员变量2;
......
}[结构体变量名];
注意:结构体在进行定义时是不会分配存储空间的,只有定义结构体的变量后才会分配存储空间
所以其在定义的时候是不能进行赋值的。
初始化方法:
1:先定义后赋值
如:
struct student {
int age,grate;
};//定义完结构体后定义结构体变量分配存储空间然后对成员变量进行赋值
student stu1 ={18,98};
//只能顺序赋值而后面未被赋值的如果为int型则为0,字符型则为null不能跳过某个成员变量对下一个成员变量进行赋值
//结构体中除了定义成员变量还可以定义成员函数(与定义普通函数时相同只不过是在结构体中进行
2:构造函数
即在定义的结构体内部定义一个和结构体名称相同的构造函数(不需要函数返回类型)
struct student {
int id;
int grate;
student (int _id,int _grate){ //初始化构造函数
this->id=_id;
this->grate=_grate;
//在结构体内访问自己对象结构体内的成员变量时为不产生歧义在对应变量名前加->
//其一般形式是 :this->成员变量名=形参名;
}
student(){} //除了定义了一个接收两个变量的初始化构造函数还定义了一个空的构造函数否则直接定义结构体函数对象时会编译失败
结构体调用:
int main()
{ student stu1(18,98);//结构体初始化
cout<<stu1.age<<endl;
cout<<stu1.grate<<endl;
return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