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和循环
总结
01流程控制
流程控制 - 控制代码执行顺序
- 顺序结构:代码从上往下依次执行,每天语句只执行一次。( 默认 )
- 分支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或者不执行部分代码( 使用 if )
- 循环结构:让代码重复执行( for 、 while )
02 if 分支结构
- if 单分支结构 - 如果…就…
解决的问题:满足条件执行某个操作,添加不满足的时候执行另外的操作
- 语法:
if 条件语句:
 代码段( 满足条件才会执行的代码 )
- 说明:
if - 关键字,固定写法
条件语句 - 可以任何有结果的表达式,包括:具体的数据、运算表达式( 赋值运算例外 )、已经赋值过的变量、函数调用表达式等
: - 固定写法
代码段 - 从结构上就是和 if 保持一个缩进的一条或者多条语句( 至少一条 );逻辑上,代码段就是条件成立的时候才会执行的代码
- if 双分支结构 - 如果…就…否则…
- 语法:
if 条件语句:
 代码段1( 满足条件需要执行的代码)
else:
 代码段2(条件不满足的时候需要执行的代码)
代码段3(不管条件成不成立都执行)
- if 多分支结构 - 如果…就…如果…就…如果…就…否则… 
  -  if 条件1:  代码段1 elif 条件2:  代码段2 elif 条件3:  代码段3 … else:  代码段N 注意:elif 可以是任意多个;else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主要解决:a.根据不同条件做不一样的事情,多个条件之间不存在其他一个条件成立别的条件就不成立的关系  b.根据不同条件做不一样的事情,条件和条件之间存在其他一个条件成立另外的条件绝对不会成立的关系 
 
-  
03 for循环
-  for 循环 -  语法: for 变量 in 序列:  循环体 
-  说明: for - 关键字,固定写法 变量 - 有效的变量名(可以使已经定义的,也可以是没有定义的) in - 关键字,固定写法 序列 - 容器型数据类型的数据,容器型数据类型包括:字符串、列表、字典、集合、元组、迭代器、生成器、range等 : - 固定写法 循环体 - 和 for 保持一个缩进的一条或多条语句;循环体就是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 
-  执行过程: 让变量取序列中取值,一个一个取,取完为止;取一个值就执行一次循环体。 for 循环的循环次数和序列中元素的个数有关 
 
-  
-  range 函数 - 创建等差数列(整数) -  range( N ) - 产生[ 0,N )的等差数列,差是1 
-  range( M,N ) - 产生[ M,N )的等差数列,差是1 
-  range( M,N ,step ) - 产生[ M,N )的等差数列,差是step 
 
-  
04 for循环的两种应用场景
-  累积求和 -  写代码求1+2+3+…+100的和 第一步:定义变量保存结果,变量的初始值一般是0(求和)或者1(求积) result = 0 第二步:用循环一个一个的获取累积数据 for x in range(1,101) 第三步:在循环体将取到的每一个数据合并到结果对应的变量中  result += x print(result) 
 
-  
-  统计个数 -  统计1000以内奇数的个数 第一步:定义变量保存最后的个数,变量默认值是0 count = 0 第二步:使用循环获取统计对象 for x in range(1000): 第三步:遇到一个满足统计条件的数据个数就加1  if x % 2 == 1 count += 1print(count) 优化: count = 0 for x in range(1,1000,2)  count += 1 print(count) 作业基础题-  根据输入的成绩的范围打印 及格或者不及格。score = 87 if score >= 60: print('及格') else: print('不及格')
-  根据输入的年纪范围打印 成年或者未成年,如果年龄不在正常范围内(0~150)打印这不是人!。age = 190 if 150 > age >= 18: print('成年') elif 0 < age < 18: print('未成年') else: print('这不是人')
-  输入两个整数a和b,若a-b的结果为奇数,则输出该结果,否则输出提示信息 a-b的结果不是奇数a = 10 b = 2 if (a-b) % 2 == 1: print(a-b) else: print('不是奇数')
-  使用for循环输出 0~100内所有3的倍数。 for x in range (3,100,3): print(x)
-  使用for循环输出100~200内个位数或者十位数能被3整除的数。 for x in range (100,200): if (x % 10 % 3 == 0) or (x // 10 % 10 % 3 == 0): print(x)
-  使用for循环统计100~200中十位数是5的数的个数 count = 0 for x in range (100,201): if x //10 % 10 / 5 == 1: count += 1 print(count)
-  使用for循环打印50~150中所有能被3整除但是不能被5整除的数 for x in range (51,151,3): if x % 5 != 0: print(x)
-  使用for循环计算50~150中所有能被3整除但是不能被5整除的数的和 result = 0 for x in range (51,151,3): if x % 5 != 0: result += x print(result)
-  统计100以内个位数是2并且能够被3整除的数的个数。 count = 0 for x in range (0,101): if x % 10 % 2 == 0 and x % 3 == 0: count += 1 print(count)
 进阶题-  输入任意一个正整数,求他是几位数? 
-  打印出所有的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方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是 ⼀个⽔仙花数,因为 1³ + 5³ + 3³等于 153。for x in range (100,1000): if (x // 100) ** 3 + (x // 10 % 10) ** 3 + (x % 10) ** 3 == x: print(x)
-  判断指定的数是否是素数(素数就是质数,即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其他的数整除的数) 
-  输出9*9口诀。 程序分析:分行与列考虑,共9行9列,i控制行,j控制列。 
-  这是经典的"百马百担"问题,有一百匹马,驮一百担货,大马驮3担,中马驮2担,两只小马驮1担,问有大,中,小马各几匹?(可以直接使用穷举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