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

天悦哥 2022-08-12 阅读 203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数据

JZGKCHINA

工控技术分享平台

致敬海外工控人

即使在这两年的疫情之中,仍然有很多我国的工控人坚守在全球各地的工作一线,也有着一批批的工控人正在整装待发准备赶赴海外的建设之旅......我们从​​“我在“苏丹星”的工控生活​​”、​“星际”流浪之荷枪实弹的伊拉克​、​​来到“侏罗纪”公园干工控​​中,看到工控人别样有趣的海外工作之旅,与我们有着同样的工控梦,有着不一样的工控生活......

坚守在全球各地一线的工控人、整装待发的工控人......不论你们身在何处,惟愿平安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02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02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02

谨以本文献给所有海外工作的工控人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数据_05


2021年初,国内的疫情已暂时消褪。我们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可十分不幸,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我们这般幸运,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度。疫情仍然在许多地方无情蔓延。就在春节假期过后,我接到通知,要前往尼日尔,这个撒哈拉沙漠中的国家,去做完早应该在去年就完成,却因为疫情耽搁了一年的工作。


·漫漫旅途 防护第一

漫漫旅途,本就不易。加之疫情肆虐,一度颇有顾虑。可工作就是工作,做好本分,是责任。当然在出发前,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是必要的。目前对出国出差人员的健康要求越来越严格。根据指导,在出发前陆续做了一次非常全面的体检,甚至很多检查内容我都没有听说过。同时因为国外疫情的严重程度,防疫用品的准备也是重中之重,不能怠慢。登机前已经穿好了所有防护用品,防护服,口罩,面罩,一次性手套等。我坚信只要做好准备,那么就能最大程度规避风险。事实证明,这没错。我已经安安全全的在国内的家里,在键盘上打下这篇文章了。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数据_06

全身穿戴好防护用品

尼日尔是这个地球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20年的GDP只有129亿美元,折算一下的话,相当于七八年前西藏自治区的水平。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这已经是一个不太适合前往的国家了。5月初,当地已是旱季的晚期。阳光毒辣的洒在一片黄沙之上,上下烘烤让人睁不开眼。首先抵达首都尼亚美,只呆了两天就乘坐一种双发螺旋桨飞机飞往沙哈拉腹地的油田。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07

前往沙漠腹地
干旱的土地和漫天的黄沙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v9_08

飞往油田的小飞机驾驶舱

·隔离21天的日出和日落

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前往了,一切都还算熟悉。只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在抵达的第一天开始,需要进行21天的隔离。隔离的环境还算不错,两人一间,有独立卫生间。只是网络状况实在是太差了。21天也过于漫长,总想着赶紧结束出去完成工作,尽快离开这里。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v9_09

在隔离区中的清晨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v9_10

在隔离区时的一个夜晚
隐约可以看到银河


·开始工作

21天的煎熬总算结束。确认自己健康无虞后,迅速离开隔离区开始工作。本次的工作其实并不复杂。这是一个已经运行了10年的油田,包括一座中心处理站(CPF),一座接转站(FPF),以及若干的计量站(OGM)和井口站(PAD)。系统方面也是常规的配置,两座处理站内的SCADA和DCS系统,井口站的RTU系统,都是我们当年的杰作。本次的工作是为新建的加密井安装调试RTU系统,并组态进处理站的SCADA系统。工作内容并不复杂,即使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正常情况下,也最多也就是需要2到4周的时间。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11


CPF站中控室


·撒哈拉的魔力

撒哈拉沙漠有着特殊的魔力。当你睁开双眼,看到的是无尽的黄沙上点缀的一点似枯非枯的植物,而一座一座的沙丘仿佛是凝固的海浪。你分不清方向,走不出十几步,嘴巴里就已经干燥的快张不开了。长时间处于无尽无垠的空旷之中,人是很容易患上“沙漠综合症”的。可你不得不承认,当你坐着车,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翻过那些落差极大的沙丘时,你一定会感觉到那种震撼的。那是照片无法凝固住的画面,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真的感受到。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12

一群骆驼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13

那天下午突然来袭的沙尘暴
相当壮观


·工作中的突发小插曲

这次本来不算复杂的工作,中间还是遇到了一次小插曲。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v9_14



那天在进行SAT
随业主和监理检查管线和仪表



在CPF与FPF之间,还有一座被命名为PAD2的小站,里面也配了一套SCADA系统。主要负责处理其周边较近的井站数据。每天都会有采油人员过来查看各个井站运行状态,记录数据。所以在完成井站RTU的调试后,自然地就先来到这里组态SCADA系统,将新的RTU数据和画面做进去。可是那天上午,在刚刚完成一点画面后,突然全站的网络全部中断了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v9_15



那天通讯崩溃时的状态一片红。操作员都吓坏了


排查了数个小时仅是恢复了一部分,数据仍然在不停的中断。实在没有办法,虽然并不影响生产,但CPF的操作人员无法正常观测数据也是相当危险的。所以当天只能加班了。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数据_16

该站距离营地较远,车程要50分钟左右,夜间离开营地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即使是白天,我们也要提前告知HSE部门当天的行程,并由他们安排负责安保的士兵随行

沙漠里的夜晚,只有一片漆黑。能看到的距离,就是汽车大灯能照耀到的几十米。当天晚上8点左右,我们跟着安保车辆出发了。一路无事。直到我们已经看到了PAD2的建筑时,突然看到我们右侧突然出现了灯光,打头的士兵车辆停了下来。原来是驻兵的暗哨发现了我们的车,过来查看。是的,没错,这里居然还有暗哨。没有1分钟,远处就开来了三四辆车,迅速把我们包围了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v9_17


下来了一位明显是军官的人,把和我们一起过来的两位士兵一顿骂。当然我并不知道在骂什么,但还是能看得出来他非常生气。后来我们知道了,那两位士兵应该在出发前用他们自己的电台通知驻守的士兵,通报我们要来了。显而易见的,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18

另一个故事

这也是个有趣的故事。有天早上巡检员发现在管线接口处用于盛放漏油用的油桶不见了。调监控发现是被一个当地人偷走了,并且把桶里的原油全都倒在了水泥平台上。桶不值钱,可这洗刷平台是相当费力的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v9_19


圣诞树油就是从这里被抽上来的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20


ABB的DCS系统
可以当作小型PLC使用


·漫漫回国路 十分幸运没有熔断

之后的工作还算顺利。可是很长一段时间都还是等待。因为疫情的关系,回国的航班变得越来越少,还经常遇到熔断的情况。一旦遇到,那可就不是简单的顺延了,而是直接排到队尾。意味着错过了7月底的航班,可能要等到10月底才能回来了。回国的旅程也是艰难的不行。离开尼日尔之前还要经历一次14天的隔离,我们按照计划乘坐小飞机从沙漠腹地返回首都。隔离时不可以离开房间,除了去洗漱或者卫生间。缓慢的网速,沉闷和重复的每一天真是煎熬无比。根据国内防疫政策的要求,我们还要学习各种各样的防疫知识。比如如何正确的洗手啊,如何穿脱防护服和防护用品啊,还要拍摄视频提交审核。不过我觉得这是十分必要的,况且也能为自己找点事情做。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21


在首都尼亚美隔离的住所离机场很近 每天都有很多飞机起起落落,这应该是一架美国的C-17运输机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工控_22


这里的环境还不错呢。有个小菜园和大泳池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十分幸运的,我们的回国航班没有熔断。于是在7月底的某一天晚上,我们踏上了归国的旅程。迢迢千里,跌宕起伏。在尼亚美的机场,我们遇到了3次安检。第一次是在值机前的人工检查,要把每个人的行李全部打开翻一遍。由于这样的检查非常耗时,导致仅仅这一次检查,我就排了一个半小时才完成。全身穿着密闭的防护服,汗水早就浸湿了里面的衣服。当我们完成最后一次安检时,航班都已经快要关闭舱门了。第一段航班是尼亚美飞往法国巴黎,五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里,小心谨慎的没有吃一口东西,或者喝一口水。抵达巴黎时已经是当地的清晨,我将在这里度过16个小时,期间还要做一次核酸和抗体检测。我尽量找一到人少的地方坐着,尽可能少的摄入食物和水,以便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因为一次穿脱防护服都有可能造成感染风险。更何况每一次触摸一处公共空间的物品,都意味着更换手套和消毒,实在麻烦。时间总是会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向前,可不得不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就像静止了一样。这大概是我这一生中度过的最漫长的16个小时了。好在,当听到通知登机的广播时,我也安心了一大半。最后,踏上了飞往国内的航班时,我感觉整个人已经筋疲力尽了。我几乎是在飞机还没有推出来前就睡着了。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数据_23

尼亚美机场大厅摆放了一些恐龙化石,
没仔细看是不是实物。这是霸王龙


·用100%的尽力去交换1%的可能

在巴黎机场候机时,我看到很多中国人并没有穿戴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仅仅佩戴了口罩。而且在正常的吃饭喝水,似乎并不是很在意。我知道他们是来自另外一个国家,同样在巴黎乘坐和我同一班飞机回国的。我实在是觉得他们过于放松了,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些侥幸心理吧。实际上,在我们开始国内集中隔离的第3天,就出现了一位确诊病例。我想那些和他一样没有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可能会很庆幸不是自己,可谁又能保证自己每次都是幸运的那一位呢?有些风险,就是要用100%的尽力去交换1%的可能

疫情下,撒哈拉一样又不一样的日出与日落_v9_24



巴黎到天津的飞机上熹微晨光


后记

前阵子看了一本书,讲了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虽然还有争议,但是我们普遍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大裂谷东侧。非洲理应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最早的大陆,而不是最落后的。但由于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原因,时至今日,非洲,仍然是除南极洲以外,最不发达的大陆地区。这已持续一年多的疫情再次伤害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同时,也更加凝滞了他们发展的脚步。当我在那边炽热的土地上时,那种不安全感深深的影响了我的心态。也让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我们,真的不是生活在一个安全繁荣的时代。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安全繁荣的国家,仅此而已。

作者简介


蔡玮

工控行业一后生。自22岁起执业至今已到而立,来往非洲和中东多次。涉猎PLC,RTU,SCADA,DCS,ESD多种系统,均未专精。愿在此领域中继续追逐丰富多彩和有滋有味。更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知半解。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