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的分层结构,每层遵循某些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分层结构易于系统的更新、维护。
OSI参考模型
目的:为了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
理解网络通信的最佳学习工具(理论成功,市场失败)
物理层
底层数据010101通过物理介质传输。
包括接口、比特编码、数据率、比特同步、传输模式(单向-双向-other)几个相关词汇。
数据链路层
包括
- 结点-结点的数据传输
- 组帧
- 为来自链路层的每段数据添加地址-物理寻址(在帧头添加发送端或接收端的物理地址标识)
网络层
包括
- 负责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数据分组(packet)交付
- 将来自传输层的每段数据添加地址-逻辑寻址(全局唯一逻辑地址,如IP)
- 路由(Routing):路径选择
- 分组转发
传输层
包括
- 源-目的(端-端)(进程间)完整报文传输
- 将来自会话层的完整报文进行分组
会话层
此层一般放在其他层顺手处理,不单独考虑
表示层
此层一般放在其他层顺手处理,不单独考虑
负责两个系统间交换信息的语义和语法问题
包括数据表示转化、加解密、压解缩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用户代理(如浏览器)或网络接口使用网络(服务)
比如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Web(HTTP)。。。
TCP/IP参考模型
只要能处理好IP,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