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DM8数据守护和读写分离集群

眼君 2022-04-14 阅读 73
dba

守护进程故障切换模式:

故障自动切换:主库发生故障时,确认监视器自动选择一个备库,切换为主库对外提供服务。故障自动切换模式,要求必须配置,且只能配置一个确认监视器;
故障手动切换:主库发生故障时,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监视器命令将备库切换为主库。在用户干预之前,备库可以继续提供只读服务,但修改非临时表数据的操作将会失败。
 

两种切换的比较:

守护进程状态(包括但不限于):

startup状态
Shutdown状态
failover状态
confirm状态
Open force状态
open状态
switchover状态
recovery状态
takeovrt状态
 

监视器作用:

监视数据守护状态

状态信息确认(配置为故障自动切换的确认监视器的情况下)

管理数据守护状态

发起故障自动接管命令

监视器类型

监控模式(dmmonitor.ini:MON_DW_CONFIRM=0)

确认模式(dmmonitor.ini:MON_DW_CONFIRM=1)

区别:确认监视器除了具备监控模式监视器所有功能外,还具有状态确认和自动接管两个功能。

读写分离集群:

        和数据守护不同的是,数据守护是为了能够容灾,而读写分离集群主要是为了负载均衡。

系统事务特征

纯读操作的事务全部在备机执行
纯写操作的事务全部都在主机执行
既有读又有写的事务,从写事务开始全部在主机执行。此类事务遵循以下原则:
读操作尽量放在写操作之前,利用备机的可读特点来分摊系统压力

在业务允许条件下,尽可能拆分为纯读和纯写事务

写操作后尽量不要有读操作,避免压力几种在主机,影响性能

Svc_conf:实现接口找到主库所在位置,然后主库给出备库地址返回给接口,接口再找到备库。

内网交换机:是用来实现主备库和监视器之间MAL系统信息传输的。

外网交换机:是主机连接主备库实现基本数据传输的接口。

配置DM数据库守护环境:

数据准备
将主机上数据文件拷贝到备机进行数据同步(守护v3.0以下)
在主机上进行联机物理备份,然后再备机上恢复进行数据库同步(使db_magic不同)
检查数据一致性
以Mount方式启动主备库,登录并查询LSN值,确保主备机数据一致,然后正常关闭主备数据库,继续配置数据守护。
 

   配置dmwatcher.ini参数
DM_MODE = AUTO #自动切换模式
INST_AUTO_RESTART = 1 #打开实例自动拉起功能
INST_STARTUP_CMD = …
查看主备数据库信息
查看归档信息:SQL> select arch_mode from v$database;
查看归档日志信息:SQL>select arch_name,qrch_type.arch_dest from v$DM_arch_ini;
查看OGUID:SQL>select oguid from v&instance;
查看MAL系统信息(全局):SQL>select * from v$DM_mal_ini;
注册服务:(注册服务前:建议先更改数据文件的所属用户为dmdba):
./dm_service_installer.sh -t dmwatcher -p GRP1_RT_01 - watcher_ini /home/dmdba/dmdbms/data/DAMENG/dmwatcher.ini                       

此脚本实际上做了以下三个操作:

(1)在/home/dmdba/dmdbms/bin目录生成DmWatcherServiceGRP1_RT_01服务脚本,脚本命名规则如下:守护进程服务脚本:DmWatcherService

XX(其中XX使-p指定的后缀名)

(2)移动服务脚本至/etc/init.d/目录下

(3)创建符号链接,用于设置服务开机自启的等级

监视器的使用
退出DM数据守护
退出监视器
关闭主备
关闭主机实例
关闭备机实例
生产环境必须要做的备份策略
定期备份
采用备份集方式备份
自动删除历史备份
做好备份策略后一定要检查备份是否生成
使用DM数据守护,一般要求编辑dm_svc.conf文件配置连接服务名,以实现故障自动重连。
Windows平台下位于%SystemRoot%\system32目录
Linux平台下位于/etc目录
编辑dm_svc.conf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