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java基础之对象内存管理 [堆|栈|方法区]


文章目录

  • ​​概述​​
  • ​​1.堆内存​​
  • ​​1.1.概念​​
  • ​​1.2.案例​​
  • ​​1.3.成员变量生命周期​​
  • ​​1.3.1.概念​​
  • ​​1.3.2.垃圾回收机制​​
  • ​​2.[非堆内存]-栈内存​​
  • ​​3.[非堆内存]-方法区​​
  • ​​3.1.概念​​
  • ​​3.2.方法只有一份​​

概述

1.编译好的java程序需要运行在jvm中
2.程序,无论是代码还是数据,都需要存储在内存中,jvm为java程序提供并管理需要的内存空间;
3.jvm内存包含"堆|栈|方法区",分别用于存储不同的数据;

java基础之对象内存管理 [堆|栈|方法区]_数据

1.堆内存

1.1.概念

1.JVM在其内存空间开辟一个称"堆"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使用new关键字创建的对象;

java基础之对象内存管理 [堆|栈|方法区]_数据_02


Person 对象

package com.gaoxinfu.demo.entity;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String sex;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eger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eger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Sex() {
return sex;
}
public void setSex(String sex) {
this.sex = sex;
}
}

1.2.案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1 = new String ("myString");
String str2 = "myString";//相当于new String ("my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1 ==str2 ); //False

String str3 = new String ("myString");
String str4 = new String ("my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3==str4); //False
}

1.创建了两个引用,创建了两个对象。
2.两个引用分别指向不同的两个对象。以上两段代码说明,只要是用new()来新建对象的,
都会在堆中创建,而且其字符串是单独存值的,即使与栈中的数据相同,也不会与栈中的数据共享,
都会重新在堆中重新创建;

1.3.成员变量生命周期

1.3.1.概念

1.访问对象需要依赖引用变量;
2.当一个对象没有任何引用时,被视为废弃的对象,属于回收的范围,该对象中的所有成员变量也随之被回收;
3.成员变量的生命周期:从对象的堆中创建开始到对象从堆中被回收结束;
Person person=new Person();
person=null;//一旦设置为null.不再指向刚分配的对象空间,成员变量失效;

1.3.2.垃圾回收机制

1.垃圾回收器(GC)是JVM自带的一个线程(自动运行着的程序),用于回收没有任何引用指向的对象;//即对象为null时;
2.GC判断对象是否可以回收对象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引用指向
因此,当确定该对象不再使用时,应该及时将其设置为null;

2.[非堆内存]-栈内存

1.栈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运行时在方法中声明的所有的局部变量;如下图

java基础之对象内存管理 [堆|栈|方法区]_数据_03

( int, short, long, byte, float, double, boolean, char)

3.[非堆内存]-方法区

3.1.概念

1.方法区用于存储类的基本信息和方法定义;
2.首先通过装载器载入类文件的字节码信息,经过解析后将其装入方法区;

3.2.方法只有一份

1.当类的信息被加载到方法区时,除了类的信息以外,同时类内的方法定义也被加载到方法区;
2.类在实例化对象时,多个对象会拥有各自堆中的空间;但所有的实例对象是共用在方法区中的一份方法定义;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