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UiFox开发者指南】- 基本概念

四月Ren间 2022-04-24 阅读 119
开发语言

【UiFox开发者指南】- 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在UiFox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

        这四个概念之间都是包含关系,一个流程包含多个流程块,一个流程块包含多个命令,一个命令包含多个属性。四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反复的使用这四个概念作为基本术语,所以请务必牢记。


        第一个概念是流程。所谓流程,是指您要用UiFox来完成的一项任务。虽然可以用UiFox陆续建立多个流程,但同一时刻,只能编写和运行一个流程。


        启动UiFox之后,只要点击“我的应用”中右上角的“新建应用”按钮,并且输入应用名称,即可建立一个流程项目,如图所示:

 


2、业务流程图:

        新建或打开UiFox中的流程应用后,可以看到,每个流程应用都是用一张流程图来表示。在流程图中,包含了:“流程开始”、“流程块”、“条件判断”和“流程结束”四种元素,它们之间是用箭头连起来的。如图:


        每个流程图中,都必须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流程开始”元素。顾名思义,流程从这里开始运行,并且沿着箭头的指向,依次运行到后续的各个元素。每个流程图中可以有(当然也可以没有)多个“流程结束”元素,一旦运行遇到了“流程结束”元素,自然就会停止运行了。


        流程图中可以有(当然也可以没有)多个“条件判断”元素。在运行的过程中,“条件判断”元素将根据一定的条件,使后面的运行路径产生分支。条件为真的时候,沿着“是”箭头,运行后续元素;否则,沿着“否”箭头,运行后续元素。如果您是UiFox的新手,可能暂时还用不到“条件判断”元素。没关系,我们先就此跳过,在后面的进阶内容中再详细叙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流程图中必须有至少一个“流程块”,流程块是本章要介绍的第二个概念。


        我们可以把一个流程分为多个步骤来完成,其中的每个步骤,在UiFox用一个“流程块”来描述。比如,假设我们的任务是“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自测)”,那么,可以把这个任务分为四个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流程块:

        当然,这个例子UiFox并不能帮我们去做抗原检测。但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UiFox中一个步骤或者说一个流程块,只是大体上描述了要做的事情,而不涉及到如何去做的细节。


        UiFox并没有规定一个流程块到底要详细到什么程度。比如,一个流程里面可以只有一个流程块(在这种情况下,流程和流程块实际上已经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概念了),也可以把一个流程拆分成很多流程块。究竟要拆分成多少个,取决于您的个人喜好。一般来说,我们推荐把相对比较独立的流程逻辑放在一个流程块里,但流程块的总数不宜太多,比如,一个流程应用里最好不要超过20个流程块。


        为什么这样建议呢?因为UiFox中“流程图”的初衷,是为了让设计RPA流程的“业务专家”和使用RPA的“一般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沟通。双方在设计初期就确定大致步骤划分流程块,然后,业务专家再负责填写每个流程块里面的细节,而一般工作人员就无需关注这些细节了。显然,在这个阶段,如果流程块的数量过多,沟通起来自然也会更加困难。


        在UiFox的菜单栏上有一个“运行”按钮,在流程图界面中按下这个按钮以后,会从“流程开始”元素开始,依次运行流程中的各个元素。而每个流程块上还有一个箭头小三角形,实际上也是一个按钮,按下之后就会只运行当前的流程块。这个功能方便我们在开发RPA流程时,把每个流程块拿出来单独测试。


        每个流程块上还有一个形状类似于“纸和笔”的按钮,按下之后,可以查看和编写这个流程块里面的具体内容。具体的编写方法可以是通过“可视化视图”来完成的。

3、可视化视图:

当使用UiFox编写一个流程块的时候,您会看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我们在图中用三个红框标明了三个主要区域,从左到右分别是命令区、组装区、属性/变量区。


        这里我们需要引入第三个重要概念:命令。所谓命令,是指在一个流程块当中,我们需要告知UiFox具体每一步该做什么动作、如何去做。UiFox会遵循我们给出的一条条命令,去忠实的执行。继续前面的例子,假如我们的流程块是“2、样本采集”,那么具体的命令可能是:

        当然,和前面一样,这个例子只是打个比方,UiFox并不能帮我们把鼻拭子推入鼻腔内采样。UiFox所能完成的几乎所有命令,都列在左侧的“命令区”,也就是上图中的第一个红框。包括模拟鼠标、键盘操作,对窗口、浏览器操作等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包含的具体的命令还可以进一步展开。


        图中第二个红框所包含的区域,称之为“组装区”,我们可以把命令在这里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流程块的具体内容。可以从左侧的“命令区”,双击鼠标左键或者直接拖动,把命令添加到“组装区”,也可以在组装区拖动命令,调整它们的先后顺序或者包含关系。具体的操作方式在软件使用说明书中有图文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命令是我们要求UiFox做的一个动作,但只有命令还不够,还需要给这个动作设定目标等具体细节,这些细节就是我们要引入的第四个概念:属性。如果说命令只是一个动词的话,那么属性就是和这个动词相关的名词、副词等,它们组合在一起,UiFox才知道要做什么动作。


        还用上面的例子来说,对于命令“将拭子推入鼻腔内”,它的属性包括:

        在编写流程块的时候,只需要在“组装区”用鼠标左键单击某条命令,将其置为高亮状态,右边的属性/变量区即可显示当前命令的属性,包含“基础”和“其他”两大类。一般来说,UiFox会为您自动设置每一个属性的默认值,但“基础”的属性还是请关注一下,可能经常需要您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对于“其他”的属性,一般保持默认值就好,只有特殊需求的时候才要修改。


        您目前看到的组装区的展示方式,称为“可视化视图”。在这种视图中,所有命令的顺序、包含关系都以方块堆叠的形式展现,且适当的隐藏了其中的部分细节,比较容易理解。“可视化视图”要体现出UiFox作为RPA工具的“简单”这一重要特点,为此,UiFox的设计者们在“可视化视图”的表现方式、详略程度、美观程度方面都有过认真的思考和碰撞,达到了相对比较均衡的状态。即使是没有任何编程经验的新手,看到“可视化视图”,也可以大致掌握其中的逻辑。

4、编码视图:


        您也许已经注意到了,在组装区的上面有一个可以切换视图的开关,标签选项分别是“可视化”和“编码”,默认是在“可视化”状态。我们可以将其切换到“编码”状态,属性变量区会消失,组装区会变成如下图所示的样子:

 


        采用这种方式展现的组装区,称为“编码视图”。和“可视化视图”类似,“编码视图”实际上也展现了当前流程块中所包含的命令,以及每条命令的属性。但没有方块把每个命令标识出来了,也没有属性区把每个属性整齐的罗列出来了,而是全部以程序源代码的形式来展现。


        可视化视图和编码视图描述的都是同一个流程块,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展现方式,其内涵都是一模一样的。可视化视图以图形化的方式,突出了各个命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适合展现流程块的整体逻辑;编码视图以程序源代码的方式,突出了流程块的本质,并充分展现了其中的所有细节。


        同一个流程块,用两种视图展现不同的内容,才能兼顾RPA平台的“简单”和“快捷”两大指标。 如果您对UiFox已经比较熟悉了,那么切换到编码视图,手不离开键盘即可书写命令和属性。UiFox对编码视图进行了很多体验上的优化,能帮您快速选择所需的命令,快速填写各个属性(如下图),让您以快意的心情书写一条条的命令。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究竟我要使用可视化视图,还是编码视图呢?其实,您大可不必纠结于此。因为无论您使用哪种视图,都可以随时切换到另一种视图。您在一种视图上无论编写了什么内容,切换到另一种视图以后,这些内容都会100%保留,并以另一种视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反之亦然。所以,您完全可以先用可视化视图,稍微熟悉一点儿以后,切换到编码视图尝尝鲜,也了解一下内部原理,如果觉得暂时还有困难,再切换回可视化视图就好了。完全没有选择恐惧症!


        另外,编码视图还有一个好处,当您在论坛上、QQ群里向其他人求助的时候,只要切换到编码视图,把源代码复制粘贴,即可以文本的方式展现您的流程块。对方可以直接阅读源代码,也可以把源代码的文本粘贴到自己的UiFox中,并切换到可视化视图查看。这样交流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在编码视图中使用的编程语言,是UiFox自研的FoxScript语言,具体的语言特性,将在后文详细描述。

5、小结:


        我们在这一节学习了四个概念:流程、流程块、命令、属性。还看到了三种视图:流程图、可视化视图、编码视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个流程包含多个流程块,一个流程块包含多个命令,一个命令包含多个属性。流程图是流程的展现,可视化视图和编码视图都是流程块的展现。

        UiFox是一款免费的RPA软件。有任何问题,请加入我们开发者专属QQ学习群:七七七九二零四九四。我们提供开发者专属的技术支持服务,满足您的任何需求!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