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第四章--Redis基础知识和面试题

蓝哆啦呀 2023-06-04 阅读 119

目录

一, yum ——linux软件包管理器

 1. 软件包是啥子?

 2.  yum基本使用 

1. 步骤: 

2. 开发工具推荐(centos 7.6)

二,vim —— linux文本编辑器

1. Normal mode  ——  命令模式(记不住没关系,多练就行)

2.  last line  mode——   末行模式 (如何进入;shift :)

3. Insert mode ——插入模式(同之前的编写代码方法类似,略)

4. vim 简单配置

步骤:

5. sudo 指令

 三. gcc & g++使用

1. gcc 编译器

2. 静态库 & 动态库

3. g++ 编译器

四,gdb —— linux 调试器

1. 安装 gdb   (centos7)

2. 背景        

3. 开始使用 

五, make  &  Makefile  ——自动化构建工具

1. 背景

2. 构建

六,手搓小程序——进度条 

1.   回车 &  换行的概念

2. 行缓冲区

3.  再聊输入输出流

4. 手搓一个倒计时

5. 手搓进度条


一, yum ——linux软件包管理器

1. 软件包是啥子?

 2.  yum基本使用 

1. 步骤: 

 补充一下:

2. 开发工具推荐(centos 7.6)

man手册:

windows与Linux下的拖拽工具:

二,vim —— linux文本编辑器

vim 存在三种模式:  

(1. 正常/普通/命令模式(Normal mode) ——进入vim的默认模式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  在默认模式下按下   a, i, o    键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该模式是我们后面用的最频繁

的编辑模式

(3. 末行模式(last line mode) 

文件保存或退出,也可以进行文件替换,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操作。 在命令模式下, shift+:  即可进入该模

式。要查看你的所有模式:打开 vim ,底行模式直接输入,比如: 保存退出 wq ,其中! 是强制的意思。

1. Normal mode  ——  命令模式(记不住没关系,多练就行)

建议都自己试一遍: 

 

2.  last line  mode——   末行模式 (如何进入;shift :)

 

3. Insert mode ——插入模式(同之前的编写代码方法类似,略)

(注意: vim编辑器中有更多的指令,但这些指令也足够了) 

4. vim 简单配置

功能: 我们回想起我们使用vs时的,vs把帮我们自动补齐,行号,语法高亮这让我们使用很方便,高效;在vim下设置简单配置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注意: 1. root有自己的vim配置    2. vim一旦配置只影响当前用户)

步骤:

1. 寻找用户中是否有  .vimrc 的隐藏文件,没有则创建一个,这个文件将是vim配置数据的集合。

2 用vim打开.vimrc 文件。

3. 去网上寻找vim的相关配置代码,即可。

(注:这里是大佬已经做好的插件vimforcpp,在使用的用户(不建议在root用户下安装)下输入下面指令:

重新链接服务器即可

5. sudo 指令

 前面我们了解过sudo 临时(权限提升)登陆root的操作,但会返回:不是信任关系的信息。这次我们通过修改vim修改信任关系。

在root身份下用vim 打开 /etc/sudoers路径

 三. gcc & g++使用

 1. gcc 编译器

这里不做详细解释,编译过程具体看这篇文章 详解C语言预处理&程序环境_花果山~~程序猿的博客-CSDN博客

这里只做指令截断分享,通过对过程的截断并存放至一个文件中,方便我们查看其中的操作

-o : 可以理解为产生目标

(1. 预处理

比如: 

(2. 编译

比如:  

(3. 汇编

(4. 链接

历史背景: 最早期的程序员大多是一群科学家,他们通过给计算机输入二进制语言进行操作(也就是机器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二进制实在太晦涩,于是科学家们将一些常见二进制指令打包成一条指令,写出了汇编语言,后来丹尼斯*里奇发明了C语言, 后来大家运用时发现,面向过程效率太低,c++, java,python等面向对象语言出现了。这一路走来,语言越来越精简,越来越封装,但计算机还是只认识二进制,语言的翻译就会沿着时间线,利用前人的努力,逐渐底层,逐渐难以理解,这是积淀的过程

2. 静态库 & 动态库

首先我们以张图来初步认识静态库&动态库 

那我们来测试一下一个文件,看看是否存在动态库依赖。

 

 那么如果我们想用静态库来编译呢?

注意:如果出现下面反馈,就是静态库未安装

 这是centos 7.6  C语言静态库

3. g++ 编译器

首先我们查看我们是否拥有g++编译器

出现这个表示未安装 

 没安装,现在安装 在centos 7 的root身份下输入以下指令:

等待安装完成即可(注意:C++向下兼容C,所以g++可以编译C源码,但我们一般不这样用)

四,gdb —— linux 调试器

1. 安装 gdb   (centos7)

反之则安装成功。  

2. 背景        

(1. 程序执行有两种版本 debug 和 release 版本。

(2.  g++编译器默认编译出 release版本,所以想要编译出debug版本一定要加入debug信息。末尾加上-g

3. 开始使用 

gdb   [编译文件]

退出: ctrl + d quit 调试命令(我只能说慢慢来,用多了自然记住了)

指令内容:

在linux下调试,可以做到快速调试,不需要移植代码,对linux调试我们需要有了解的程度,知道怎么打取消断点,跟踪变量。

五, make  &  Makefile  ——自动化构建工具

1. 背景

  • 会不会写makefifile,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人是否具备完成大型工程的能力。
  • 在VS中编译器会帮我们做,但在Linux中我们得自己构建。 一个工程中的源文件不计数,其按类型、功能、模块分别放在若干个目录中,makefifile定义了一系列的规则来指定,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需要后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甚至于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操作。
  • makefifile带来的好处就是——“自动化编译,一旦写好,只需要一个make命令,整个工程完全自动编译,极大的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 make是一个命令工具,是一个解释makefifile中指令的命令工具,一般来说,大多数的IDE都有这个命令,比如:DelphimakeVisual C++nmakeLinuxGNUmake。可见,makefifile都成为了一种在工程方面的编译方法。
  • make是一条命令makefile是一个文件,两个搭配使用,完成项目自动化构建。

 makefile 这个文件存放文件的 依赖关系&依赖方法

2. 构建

1. 创建一个Makefile文件。

2. 在Makefile 文件中创建 依赖关系&依赖方法。

3. make 指令更新数据,这样我们就不需要每次gcc编译文件了,只要执行编译出的文件。

六,手搓小程序——进度条 

1.   回车 &  换行的概念

" \n"则是有 回车& 换行两个意思

 2. 行缓冲区

我们尝试运行运行下面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printf("hello Makefile!\n");
 sleep(3);  // 停止执行3秒
 return 0;
}

我们发现 ,字符串马上被打印出来,3秒后程序才执行完毕。

我们看下面的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printf("hello Makefile!"); // 我们将\n符去掉
 sleep(3);
 return 0;
}

 这时我们会发现,字符串并没有立刻输出,而是过3秒后才输出。

结论: printf 在打印一个字符串时,不会立即打印,会放在C语言级别的行缓存器中,当遇到"\n"符时才会刷新显示器。

(这里不仅仅有这些知识,目前只分享这些,后面会逐步加深。) 

3.  再聊输入输出流

在C语言中我们曾聊过输入输出流,见此文章详解文件操作&相关函数(超详细!)_花果山~~程序猿的博客-CSDN博客 

在C语言中,默认会打开 三个输入输出流文件分别是 stdin stdout stderr

 面对第2小节的行缓存,那有什么方法可以立即刷新,行缓冲区呢?有的

 代码修改: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Makefile!"); // 我们将\n符去掉
 fflush(stdout)   //刷新输出流
 sleep(3);
 return 0;
}

从结果表现来看,字符串被立即打印,fflush刷新流确实可以。

4. 手搓一个倒计时

代码:

#include <unistd.h>
#Inlc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 = 10;
while(i > -1)
{
  printf("%d\r", i);
  fflush(stdout);
  i--;
}
 
 return 0;
}

结果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结果:10   90  80  70 ....  这是因为先打印的是 10占两个字符位,后面的只占一个字符位,所以只更新一个字符位且 \r是回到该行的首字符,因此会有这样的结果。(注: 显示器只会显示字符

5. 手搓进度条

铺垫完成后,我们开始制作进度条

我们以 “=” 来充当进度单位,实现。思路:用一个存100+ 1个’\0‘的字符数组,存放进度条。代码如下:

#include <stid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int n = 100;
    char str[101];
    memset(str, '\0', sizeof(str));
    for( int i = 0; i <= 100; i++ )
    {
      printf("[%-100s][%d%%]\r", str, i); 
      fflush(stdout);
      str[i] = '=';
      usleep(50000);                                                                                           
     }
    printf("\n");
    return 0;
}

结语

本小节就到这里了,感谢小伙伴的浏览,如果有什么建议,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如果给小伙伴带来一些收获请留下你的小赞,你的点赞和关注将会成为博主创作的动力。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