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两个方向,简述下逻辑,用于沟通备忘,评估可行性
1、第一个方向是。暂时不能一句话抽象出来,主要元素有两个。一个是用较低的价格批量采购产品和服务,然后再以较高的价格零售,另一个元素是技术产品,用于服务的自己的客户和对接上游的产品。
案例:51talk下游
51talk这个产品主打1对1的英语教学,全线上,官网买大概一堂课35元还是50元忘了,51talk这大产品的布局,肯定是有大老板大团队在后面使劲的。我们做他们的下游。
这样玩。51talk官网上,单价35元一节课,25分钟,并且购课后有时效,比如2个月内要消费完。但是呢,淘宝有卖家大概可以做到25元一节课。不限时间,或者1年有效。
淘宝上的性价比要远高于官网。所用的原理就是刚才说的,用低价采购大课时包,并且为了解决上游的限制(一个账户不能多用),需要产品再包装,有自己的会员体系。
自己的会员通过自己应用入口,但是对接到51talk上的服务上。技术产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自己的终端会员管理(因为51talk的官方的会员是独享的,且无法多个用户公用)用于记录客户的购买的课时和课消,另外这个自己会员要能从技术上对接服务提供商(51talk)形成产品的消费,并且能自动获取有课时包的账户用于对接。
现在我看到的玩法是,商家一个共享账号,并且拉进一个群,让群里的用户各自约定上课时间,避免冲突。这个肯定是有局限的。通俗看来,类似,世面上的爱奇艺的共享账户模式。比如爱奇艺卖1个月的会员,但是有第三方按天卖会员。
我想的方向呢,是抄袭这种玩法,找到好的产品(质量好,背景大),做他们的寄生虫,或者为这些生态圈的寄生虫们提供技术服务。
利润方面应该空间够,25元买,35元卖,10元钱的利润差,应该够吸引人,51talk这种前期砸钱运营的,后期应该还会涨价。
缺点:
1、饭碗有点短,迟早被上游搞死,短期有点利。
2、找51talk这样的大产品也不容易,我的实验是很难找到。
2、第二个方向,商业物业招商规划。
也就是商场的商家管理,效仿大型商场,现在商场都流行和商家分成。这个模式显然更科学,更具有发展性。但是这个模式并没有普及。发部分的商业用地都是以租金形式来交易的。其实小一点的商业群一样可以用分成或者更灵活的方式来招商。为什么不能普及这种模式呢,我个人能想到的有三个障碍。
1、招商规划能力没有。收租金很容易,一旦合约谈成。一个财务就可以把所有的租金收上来,轻轻松松。也不需要什么大本事。但是如果上升到招商和规划。那就是一个独立的新兴领域了,需要比较高的智慧和能力。
2、如果分成模式,有个障碍必须解决,就是营收系统的监管,常见的商场模式,是商场提供收银专柜带收钱。商家不能私自交易。这个东西成了这个模式的必要配套。可以说是管理问题,也可以说是技术问题,也就是商家需要使用可以被商场监管的erp系统(应该是收款系统,库存商家自己解决)。
3、有了监管机制自然还要配备相应人手去监督,去查账。并且发现合作不理想,还要根据合约清退不良商家。重新招商。这一套需要一个团队。
总体对比,
纯租金模式简单,收益稳健,后期潜力不足,不能和商家共享利润;
分成模式,门槛高,经营难度高,但是潜力大,最终利益大。
传统开发商对这个模式很怕,但是又想涉足新的行业,希望未来也能分一杯羹。但是,以前花几千元请一个财务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要一个招商团队来管理。
概括来说,大概是收入可以提高5成,但是管理成本可能提升10倍,切需要技术产品支持管理。0到1的转型都很难起步。
如果有这样一个专业招商,和管理团队,有相应的技能,经验,技术和产品。可以总包。
资源方面,可以使用已有的资源做试点。这个东西门槛高一点,起步需要的资源多一些。
( 51talk 这种例子,非常多。2015年,咱们看的那个 西瓜理财,就是 对接 理财,倒了。 这种撮合的,都是临时的,早晚得转型。 商业物业招商规划,北京这边 综合体 比较强势,都有专门的招商团队。你说的这个, 小地方 可能还有临时的机会,比较难搞。这是 商业模式的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