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需求背景:
目前门店线下客人的订单、 微商城与小程序的订单、中国境内各大电商平台的订单处于孤岛分割状态,无法在同一个系统内自动集成录入进行数据管理
预期目标:
需要一个解决方案:将订单数据同步回传、库存数据同步回传、物流单号同步回传等结合基础的进销存业务场景结合,旨在确保订单、库存、物流等关键数据在门店和电商平台之间的高效同步,同时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并且将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监控数据,及时调整和优化系统配置,确保整合后的系统能够顺利运行。
具体设计流程规划:
一. 订单生成和同步流程
- 门店自研商城收银系统接收订单:
- 客户在门店通过自研商城收银系统下单。
- 收银系统生成订单,包括商品信息、价格和客户信息。
- API接口获取订单数据:
- 中间件通过商城API定期获取新订单数据。
- 考虑使用轮询或订阅机制,确保订单数据的及时性。
- 订单数据格式转换:
- 将门店商城的订单数据格式转换为与旺店通ERP兼容的格式。
- 处理商品信息、价格、客户信息的映射关系。
- 订单数据同步至旺店通ERP:
- 中间件通过ERP的API将格式转换后的订单数据同步至旺店通ERP。
- 实现订单的实时传递,确保订单在ERP中的准确性。
- ERP处理订单和生成物流信息:
- 旺店通ERP接收订单数据,进行库存检查和订单处理。
- ERP生成物流信息,包括物流单号等,更新订单状态。
二. 库存同步流程
- 门店自研商城收银系统更新库存信息:
- 当订单完成支付或发货时,商城系统更新库存信息。
- 确保库存信息及时反映实际销售情况。
- API接口获取库存数据:
- 中间件通过商城API获取最新的库存信息。
- 设定定时任务或事件触发机制,确保库存数据的及时获取。
- 库存数据格式转换:
- 将门店商城的库存数据格式转换为与旺店通ERP兼容的格式。
- 处理商品库存信息的映射关系。
- 库存数据同步至旺店通ERP:
- 中间件通过ERP的API将格式转换后的库存数据同步至旺店通ERP。
- 实现库存的实时更新,避免超卖或缺货情况。
三. 物流信息同步流程
- ERP生成物流信息:
- 在订单处理阶段,ERP生成包括物流单号在内的物流信息。
- 物流信息关联订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 API接口获取物流信息:
- 中间件通过ERP的API获取生成的物流信息。
- 设定定时任务或事件触发机制,确保物流信息的及时获取。
- 物流信息同步至门店自研商城收银系统:
- 中间件通过商城API将获取到的物流信息同步至商城收银系统。
- 客户可以通过商城追踪订单的物流状态。
四. 异常处理流程
- 监控API接口和系统运行状态:
- 部署监控系统,监测中间件、商城系统和ERP的运行状态。
- 实时记录日志,便于异常追踪。
- 异常处理团队响应:
- 设定异常处理团队,负责监控告警信息并迅速响应。
- 建立响应流程,确保异常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 记录和分析异常情况:
- 记录每次异常的详细信息,包括时间、原因和解决方法。
- 定期分析异常数据,找出潜在问题并进行系统优化。
五.API接口选取:
- 门店自研商城API:
- 订单接口: 提供订单生成、查询和取消等功能。
- 库存接口: 提供商品库存查询和更新接口。
- 物流接口: 提供物流信息查询接口。
- 旺店通ERP API:
- 订单接口: 提供订单处理、状态查询和物流信息生成接口。
- 库存接口: 提供商品库存查询和更新接口。
- 物流接口: 提供物流信息查询接口。
- 中间件API:
- 数据同步接口: 负责门店商城和ERP系统之间的订单、库存和物流信息同步。
- 异常处理接口: 接收异常信息,记录和通知相关团队。
解决方案一:集成现有系统
可行性分析:
利用现有系统的API接口,通过集成不同渠道的数据流,实现订单、库存和物流等信息的同步。
优点:相对成本较低,不需要大规模的系统改造。
缺点:可能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因为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和逻辑可能不完全一致。
具体实现技术:
- API集成:
- 利用RESTful或SOAP等标准协议,通过API接口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 数据清洗和转换:
- 使用ETL工具(Extract, Transform, Load)进行数据清洗和转换,确保数据格式和逻辑的一致性。
- 系统对比和数据校验:
- 定期运行对比脚本,使用数据校验工具检查不同系统中的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解决方案二:引入中间件平台
可行性分析:
引入专门的中间件平台,作为数据集成和同步的中心枢纽,连接门店系统、微信商城、电商平台等。
优点: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系统之间的差异。
缺点:可能需要额外的投资和培训成本,引入新的中间件平台可能需要时间适应。
具体实现技术:
- 中间件平台:
- 选择成熟的中间件平台,如Apache Kafka、RabbitMQ等,作为数据集成和消息传递的核心。
- 消息队列:
- 建立消息队列,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异步通信,确保数据可靠传递。
- 数据转换和映射:
- 使用中间件平台提供的工具,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映射,适配不同系统的数据规范。
解决方案三:建设统一的全渠道系统
可行性分析:
基于公司的整体战略,建设一个统一的全渠道系统,集成门店、微信商城和电商平台的功能。
优点:实现了真正的全渠道一体化,减少了系统之间的集成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率。
缺点:可能需要较大的投资和系统建设周期,对组织进行一定的变革。
具体实现技术:
- 统一平台架构:
- 建设统一的全渠道系统架构,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如微服务架构、容器化等。
- API设计和开发:
- 设计标准的API接口,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无缝集成。
- 全渠道数据库:
- 建立全渠道数据库,统一存储订单、库存等信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结论:
(长期)当业务场景复杂后,最佳方案选择三:
考虑到长期发展和系统整合的深度,建设统一的全渠道系统是一个更为长远和可持续的选择。尽管投资较大,但它能够为公司提供更好的业务支持和发展空间。在项目实施中,需要精心规划和有效的团队协作,确保系统建设的成功上线,并在日后的运营中不断优化。
(短期)可能会选择解决方案二:采用专业的中间件进行系统整合。这是因为专业的中间件通常能够提供更高效、稳定的整合方案,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格式差异。中间件的强大功能也有助于灵活满足未来业务需求,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当然,具体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预算做进一步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