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章有点?,请耐?看完,绝对有收获!不想听我BB直接进??试分享:
- 准备过程
- 蚂蚁?服?试分享
- 拼多多?试分享
- 字节跳动?试分享
- 最后总结个人所得(供大家参考学习)
当时我??也准备出去看看机会,顺便看看??的实?。当时我其实挺纠结的,???现在部?也正需要我,还是可以有?番作为的,另???觉得近?年来进步缓慢,没有以前?速进步的成就感了,?且业务和技术偏于稳定,加上??也属于那种?较懒散的?,???还是希望能够突破现状,持续在技术上有所精进
那么问题来了,?标是啥?就我??,短期?标是深?研究某?项技术,?如最近在研究mysql,那么深?研究?定要动?实践并且有所产出,这就够了么?还需要我们能够举?反三,结合实际开发场景想?想?常开发要注意什么,这中间有没有什么坑?可以看出,要进步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这种反?类的?为需要我们克服?我的弱点,逐渐形成习惯。真正?逼的?,从不觉得认真学习是?件多么难的事,因为这已经形成了他的习惯,就喝早上起床刷?洗脸那么?然简单。
kafka面试基础[17]
1.Kafka的用途有哪些?使用场景如何?
2.Kafka中的ISR、AR又代表什么?ISR的伸缩又指什么
3.Kafka中的HW、LEO、LSO、LW等分别代表什么?
4.Kafka中是怎么体现消息顺序性的?
5.Kafka中的分区器、序列化器、拦截器是否了解?它们之间的处理顺序是什么?
6.Kafka生产者客户端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7.Kafka生产者客户端中使用了几个线程来处理?分别是什么?
8.Kafka的旧版Scala的消费者客户端的设计有什么缺陷?
9.“消费组中的消费者个数如果超过topic的分区,那么就会有消费者消费不到数据”这句话是否正确?如果正确,那么有没有什么hack的手段?
10.有哪些情形会造成重复消费?
11.哪些情景下会造成消息漏消费?
12.KafkaConsumer是非线程安全的,那么怎么样实现多线程消费?
13.简述消费者与消费组之间的关系
14.当你使用kafka-topics.sh创建(删除)了一个topic之后,Kafka背后会执行什么逻辑?
15.topic的分区数可不可以增加?如果可以怎么增加?如果不可以,那又是为什么?
16.topic的分区数可不可以减少?如果可以怎么减少?如果不可以,那又是为什么?
17.创建topic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区数?
kafka面试进阶[15]
1.Kafka目前有哪些内部topic,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各自的作用又是什么?
2.优先副本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3.Kafka有哪几处地方有分区分配的概念?简述大致的过程及原理
4.简述Kafka的日志目录结构
5.Kafka中有哪些索引文件?
6.如果我指定了一个offset,Kafka怎么查找到对应的消息?
7.如果我指定了一个timestamp,Kafka怎么查找到对应的消息?
8.聊一聊你对Kafka的Log Retention的理解
9.聊一聊你对Kafka的Log Compaction的理解
10.聊一聊你对Kafka底层存储的理解
11.聊一聊Kafka的延时操作的原理
12聊一聊Kafka控制器的作用
13.Kafka的旧版Scala的消费者客户端的设计有什么缺陷?
14.消费再均衡的原理是什么?(提示:消费者协调器和消费组协调器)
15.Kafka中的幂等是怎么实现的?
kafka面试高阶[12]
1.Kafka中的事务是怎么实现的?
2.失效副本是指什么?有哪些应对措施?
3.多副本下,各个副本中的HW和LEO的演变过程
4.Kafka在可靠性方面做了哪些改进?(HW, LeaderEpoch)
5.为什么Kafka不支持读写分离?
6.Kafka中的延迟队列怎么实现
7.Kafka中怎么实现死信队列和重试队列?
8.Kafka中怎么做消息审计?
9.Kafka中怎么做消息轨迹?
10.怎么计算Lag?(注意read_uncommitted和read_committed状态下的不同)
11.Kafka有哪些指标需要着重关注?
12.Kafka的哪些设计让它有如此高的性能?
答案在这里啦!!整理起来好多呀,有30页....
看完了笔记,刷了面试真题,最后对整个kafka知识做个梳理总结:控制器(Controller)、生产者、配置参数、消费者、Broker端、主题与分区、文件目录、时间轮(TimingWheel)等
《一线大厂Java面试真题解析+Java核心总结学习笔记+最新全套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开源
Java优秀开源项目:
-
ali1024.coding.net/public/P7/Java/git
- github.com/spring-projects
总结
上述知识点,囊括了目前互联网企业的主流应用技术以及能让你成为“香饽饽”的高级架构知识,每个笔记里面几乎都带有实战内容。
很多人担心学了容易忘,这里教你一个方法,那就是重复学习。
打个比方,假如你正在学习 spring 注解,突然发现了一个注解@Aspect,不知道干什么用的,你可能会去查看源码或者通过博客学习,花了半小时终于弄懂了,下次又看到@Aspect 了,你有点郁闷了,上次好像在哪哪哪学习,你快速打开网页花了五分钟又学会了。
从半小时和五分钟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多学一次就离真正掌握知识又近了一步。
人的本性就是容易遗忘,只有不断加深印象、重复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很多书我都是推荐大家多看几遍。哪有那么多天才,他只是比你多看了几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