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子网划分及静态地址配置
一、实验目的
划分子网,手动配置静态地址及路由。
二、实验内容
完成下图的地址规划实验,配置IPv6地址及相应的路由协议,并调试通过。并Wireshark抓包分析IPv6头部。
三 、实验步骤
1 在拓扑区添加需要的设备
直接拖动左侧的设备到拓扑区即可
2 连接所有设备
3 配置静态地址及路由
使用Secure CRT 仿真界面配置 PC 静态地址以及路由
3.1 配置路由器接口
R1 f0/0 接口配置命令如下: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ig terminal
- 打开 ipv6 全局路由模式:ipv6 uni
- 进入 f0/0 接口:interface f0/0
- 设置 ipv6 地址:ipv6 address 2001:0DB8:AAAA:0001::0001/64
- 开启接口:no shutdown
- 退出全局模式:end
- 保存配置:write
查看 IP 地址:do show ipv6 interface
查看路由表:do show ip route
按类似的步骤将 R2、R3 进行配置
每个接口 ipv6 配置地址如下:
R1
- f0/0 2001:0DB8:AAAA:1::1/64
- f0/1 2001:0DB8:AAAA:2::1/64
R2
- f0/0 2001:0DB8:AAAA:2::2/64
- s1/0 2001:0DB8:AAAA:3::2/64
R3
- s1/0 2001:0DB8:AAAA:3::1/64
- f0/0 2001:0DB8:AAAA:4::1/64
3.2 配置静态路由
有两种命令方式配置静态路由(全局配置模式下)
- ipv6 route 子网 下一跳端口地址
- ipv6 route 子网 端口号
查看路由表:do show ipv6 route
R1、R2、R3 静态路由配置如下:
<子网><下一跳端口地址>
R1
- 2001:0DB8:AAAA:4::/64 2001:0DB8:AAAA:2::2
R2
- 2001:0DB8:AAAA:4::/64 2001:0DB8:AAAA:3::1
- 2001:0DB8:AAAA:1::/64 2001:0DB8:AAAA:2::1
R3
- 2001:0DB8:AAAA:1::/64 2001:0DB8:AAAA:3::2
3.3 配置 PC 机的 ipv6 地址
4 使用 ping 命令测试连通性
用 PC1 ping PC2、PC3
用 PC3 ping PC1、PC2
四、实验结果分析
1 抓取 ping 命令发送的 ICPMv6 包
2 选择其中一个请求包
这一部分是 ipv6 包头
字节 14-17 代表 IP 版本这里表示这是 IPv6 包
字节 18-19 表示载荷长度为 40 字节
字节 20 表示下一个包头为 ICMPv6
字节 21 表示 Hot Limit 为61
字节 22-38 表示源 IP 地址,这里是 PC3 的 IPv6 地址
字节 39-53 表示目的 IP 地址,这里是 PC1 的 IPv6 地址
其他字节代表的是 ICMPv6 协议的封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