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容量规划的对象

无论是什么业务,只要业务是用计算机来承载,必然可以用计算机的物理资源消耗量作为业务量的度量,这体现在处理器、硬盘、内存、网卡、网络链接数等方面。业务量与计算机资源消耗量整体上是呈正比的。

在做容量规划之前,要清楚自己的业务是什么类型的,这取决于业务主要消耗了计算机的那些资源,容量规划必须要结合业务类型。

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从大体上可以分为。

1、计算密集型的业务

计算主要消耗的是CPU资源,因此,计算密集型也称为CPU bound,业务处理过程中主要用到了CPU资源,CPU使用率随着业务的繁忙变化而同步变化,此类业务中对处理器的要求非常高,CPU通常都是16核,甚至是24核以上服务器,即使是这样的配置,在计算密集型业务中也经常会出现所有CPU核心全部占用的情况。尽管没有纯粹消耗CPU资源的业务,其他资源像IO、网卡等或多或少都要有所涉及,但它们相对较少,可以一瞬间完成,因此可以忽略。

2、I/O密集型的存储业务,这包括出入网卡的流量

I/O密集型也称为I/O bound,是指业务处理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I/O资源,比如硬盘读写、用网卡的上传和下载,因此CPU利用率不高,即使处理业务的最繁忙时段,CPU负载也很低。

3、数据密集型业务

数据密集型业务也称为 DataIntensive,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应用中,比如著名的搜索引擎就是从海量数据中找到有用信息,通常这类业务非常占用内存资源。缓存也是数据密集型业务,如squid、varnish等,典型的应用就是cdn,cdn本质上就是个cache,它将请求的结果缓存到内存中,避免将请求转发到源站。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