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大模型入门到精通:RNN vs. Transformer (二)Transformer原理、核心公式、算法流程、优缺点、适用场景,看这一篇就够了!


一、Transformer

1. 原理

Transformer 是一种专为序列建模和并行计算设计的神经网络,它抛弃了RNN的递归结构,完全依赖于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来建模序列数据中的依赖关系。通过自注意力,Transformer能够对整个序列的所有位置进行全局的依赖建模,适用于处理长序列任务。

大模型入门到精通:RNN vs. Transformer (二)Transformer原理、核心公式、算法流程、优缺点、适用场景,看这一篇就够了!_AI

2. 核心公式和解释

大模型入门到精通:RNN vs. Transformer (二)Transformer原理、核心公式、算法流程、优缺点、适用场景,看这一篇就够了!_AI大模型_02

3. 算法流程

  1. 输入序列经过词嵌入层。
  2. 加入位置编码以保留序列的位置信息。
  3. 通过若干层的自注意力和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twork),对序列进行编码。
  4. 如果是生成任务,则解码器通过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网络逐步生成输出序列。
  5. 最后,通过线性层和softmax计算生成或分类结果。

4. 优缺点

优点

  • 捕捉长距离依赖:自注意力机制能够有效处理长序列中的长距离依赖问题。
  • 并行化:由于抛弃了递归结构,Transformer能够并行处理整个序列,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
  • 可扩展性强:Transformer在大规模数据上表现优异,适合在大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

缺点

  • 计算复杂度高:自注意力机制的计算复杂度是 ,对于非常长的序列,计算代价较高。
  • 不适合短序列:对于较短的序列任务,Transformer可能效率不如RNN。

5. 适用场景

  • 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如BERT, GPT),文本生成,语义分析,问答系统等。
  • 计算机视觉:如ViT(Vision Transformer)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 时序预测:Transformer也逐渐应用于时间序列预测等任务,尤其是在长序列场景中。

整体对比下来:

  • RNN 依赖递归结构和隐藏状态,适合短期依赖任务,但难以捕捉长距离依赖,且训练速度较慢。
  • Transformer 通过自注意力机制高效处理长序列任务,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其他领域的长序列建模上表现出色。

两者在解决序列数据问题上的应用场景有所重叠,但目前来看,Transformer已逐渐取代RNN,成为主流序列建模方法。

举报

相关推荐

Git入门看这一篇就够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