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有得聊”是机械工业出版社旗下IT专业资讯和服务平台,致力于帮助读者在广义的IT领域里,掌握更专业、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快速提升职场竞争力。
思考
老板分配任务,你在想:凭什么是我来做。
部门内部提拔组长,你在想:为什么是他?
有事躲着走,见利往上扑,这种员工永远不是老板提升的对象。做了好几年运营依然还在打杂。写了这么多文章为啥没有一篇10万+。其实不是你的方法不对,也许是你的思维有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在个人运营能力方面,内心戏主要有以下几种:
▲ 单方向运营:运营大牛们都好厉害,各种运营都会。自己一个方向上的运营,都还没做好;
▲ 没人指导:真羡慕那些大公司的同龄人,有培训有人带。要是有人指点我,就好了;
▲ 遇到瓶颈:越来越井底之蛙,局限在思维围墙里,无法提升;
▲ 没有方法:同样的运营工作,为什么别人做出的效果就是比自己的好;
▲没有竞争力:如果这个月没有加薪,就跳槽!可跳槽,又能去哪里,能做什么。
那又该如何走出困境呢?其实你只要详读《运营实战手册》,你就能找到答案。
一、学会打杂
按照普遍的理解,运营包含三件事:内容、活动、用户。
这个阶段想做好运营开始明白结构化、流程化、精细化的思考,要有自己的一套运营思考模型。
运营是为了让用户与产品发生关系,在一步步的诱导中完成产品的终极理想。
要清楚,运营一定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导向的任务。抓住当前核心的问题,梳理整个操作流程,让每一步工作获得正向反馈,而不是做了又不知道有什么结果结果的打杂。没写过什么10万+文章,也没有做过什么百万级产品,更没有策划过刷屏活动,这才是80%运营人的常态,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运营。做运营要在普通的工作中慢慢摸索,一点点推动改进,积累然后进步。学会打杂,打好杂!
二、套路也不重要,背后的逻辑与思维方式才是关键
最开始为了完成业绩,我学习各种“方法”,比如:怎么低成本吸引第一批粉丝,常见的手段:“干货打包送”、“积赞赢XX”、“最XX投票”、“免费送iPhone”。
总结下来:免费、积赞、砍价、分销、裂变、拼团、抽奖、游戏互动、情感表达。
这些都是运营的套路,学会一种套路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套路背后的逻辑。
套路的背后,还有一个经常被提及的事情——对人性的思考。
运营就是直面人的七情六欲,用《七宗罪》来解释,就是是指: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一款好的产品及运营,一定能迎合人性七宗罪中的其中之一。这句话来自于Linkedin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硅谷异常成功的风投家Reid Hoffma。
人性指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美观的同时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三、运营注定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要一味追求冲刺
一个高阶的运营应该将目标掌握在可控范围,投入资源完成对应目标。刷屏、爆款,需要很高的成本,即使有很牛的创意,很好的渠道。追求这些无可厚非,但是更要习惯使用常规手段。
在公司小的时候,营销10万+,多少有些不现实。找准一个强力卖点,选一个精准渠道去投放才是靠谱的,也是最有把握的事情,运营的重要工作就是打造自己产品的节奏感,一波一波的运营事件提升产品在用户心中的存在感,提升产品的生命力。不断驱使用户来使用产品,让用户不断围绕产品活跃。千万不可一股脑做事,有目标,有节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四、不要做最短的木板
决定木桶容量的是最短的木板,这是一个公司的考量,筛选出极牛的员工替换最短的木板。一个运营只需要最长的木板达到木桶的容量标准,即可加入最好的团队,这是合作带来的便利。
据说现在的90后,除了用一套房来消除焦虑,另一个办法就是拥有一项核心技能。
运营需要比别人更知道自己的长处,并将这个长处发挥到极致。
什么是将一个长处发挥到极致?
我认为是你知道需要达到什么条件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并且保证自己能够实现这个必然条件。
社群运营做得好,死磕社群,网感好就勤练标题,打磨文案。逻辑思维好就策划活动,争取做个活动小能手。总之,就是哪里强,增强哪里,做到某一领域专家。
五、进步一定是螺旋式的,所以要学会复盘
运营即使脱离了打杂,也还是一个繁琐忙碌的工作,如果不能及时回头思考自己和同行,很有可能忙着忙着就偏离了方向,忘记了初衷。
工作久了,就会熟练了解到组织一场活动能够带来多少用户,多少留存和转化。一篇文章投放什么渠道能带来多少阅读,转发和收藏。
面对新业务、新项目,复盘可以快速找到问题,或总结经验、发现既有思路的盲点或误区、集思广益发现新的突破点。
对于老业务、成熟项目,复盘可以优化流程、优化文案提高转化率,找到关键核心、不断扩大业务规模,适时创新保持业务新鲜感。
六、努力工作、玩命生活
勿以事小而不为,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是讲不要因为某件事情很小而不去做。运营工作中,在小也是大事,运营的细节才是决定运营成功与否。这便是个人素养。当然,素养,不是指能力或者方法,我觉得他还包含了个性、心性、天性的东西。
举个例子来说:外行人想要转行做运营,可能他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和方法,但是拥有这些素养,他会很容易成功跨越。而这些素养,不仅来自工作积累,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处世价值。
努力工作、玩命生活,这八个字我想不用解释。
最后,在《运营实战手册》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生无处不运营,运营不仅仅是应用于工作中的方法,同样也是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事情的思维方式。
送给所有《运营实战手册》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