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C语言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优化版)

上一篇文章已经介绍冒泡排序的相关内容及代码,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冒泡排序”进行查阅。

这篇文章是对上一篇文章“冒泡排序”的补充(上一篇单纯是赖,留到了现在)

1.冒泡排序优化

上一篇文章说到代码还可以继续优化,是什么原因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必要对有序的数进行排序,以此减少代码执行的次数,提高代码的效率。

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一个 flags ,如果已经排好序了就令 flags==0 结束循环;如果不是有序的就令 flags==1 继续执行。

2.代码如下(优化后)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 j, max;
	int flags;
	int arr[] = { 11, 8, 26, 57, 34, 45, 22.,19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数组元素个数
	for (i = 0; i < sz; i++)//趟数,一共 sz-1 趟
	{
		flags = 0;// 每次开始冒泡前,初始化 flags 值为 0
		for (j = 0; j < sz - i - 1; j++)//每一趟冒泡的过程
		{
			if (arr[j] > arr[j + 1])  //交换两个值
			{
				max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max;
				flags = 1;//不是有序,程序继续执行
			}
		}
		if (flags == 0)
		{
			break;//有序,结束此次循环
		}
	}
	printf("排序后的数组为:\n");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最后,文章结束。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