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HCIP第一天

朱悟能_9ad4 2022-03-19 阅读 80

Hcip--华为认证体系下的高级网络工程师

计算机通信

抽象语言---电信号

抽象语言----编码

编码 --- 二进制

二进制 --- 电信号

处理电信号

转换回溯

转换标准----协议!!!

OSI参考模型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参考模型的核心思想——分层。

根据作用和目的的不同,将不同的功能划分到不同层次,每一层都是在向下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

(!是指网络从事人员主要接触类)

应用层——抽象语言     转编码,应用程序,提供人机交互的接口。

表示层——将编码转二进制(有的包含在应用程序中)

会话层——维持网络应用和网路服务器之间的会话连接。

!传输层——实现端到端的传输,应用到应用传输,端口号(传输层地址),区分和标定不同应用,16位二进制构成 1-65535,1-1023知名端口号(HTTP-80,HTTPS-443),SPORT,DPORT。

!网络层——提供逻辑寻址--IP地址--逻辑地址---SIP,DIP;

获取目标IP地址的(访问目标服务器)方法:

1,已知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直接通过IP地址访问服务器。

2,通过域名访问服务器——DNS协议(云端电话本)。

3,通过应用程序或者APP来访问服务器(IP地址内嵌)。

4,通过广播获取。

!数据链路层——将二进制转换成电信号,控制物理层硬件。在以太网中,可以基于MAC地址实现物理寻址----48位二进制(前24位为厂商标识,后24位为厂商给具体芯片分配的串号)---(1,全球唯一;2,格式统一)

获取目标MAC地址的方法:ARP---地址解析协议---可以通过一种地址获取另一种地址

正向ARP——通过IP地址获取MAC地址

工作过程:首先,主机先通过广播的形式发送ARP请求报文,通过IP地址请求MAC地址。因为是广播帧,所以广播域内所有的设备均能收到这个请求。设备收到请求后,先将数据包中的源IP的源MAC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本地的ARP缓存表。再看请求的IP地址,如果请求的IP地址不是自己本地的IP地址,则将直接丢弃该数据包。如果请求的IP地址是本地的IP地址,则将进行ARP应答(单播)。在之后的通讯当中,优先查看本地的ARP缓存表,如果缓存表中已经存在记录,则直接按照记录获取MAC地址,否则,在发送ARP请求报文获取MAC地址。

反向ARP——通过MAC地址获取IP地址。

免费ARP——利用的就是正向ARP的工作原理,请求的IP地址就是自己本地的IP地址。作用1,自我介绍;2,检测地址冲突

!物理层——处理和传输电信号。

TCP/IP通信模型

TCP/IP---协议族

TCP/IP四层模型——TCP/IP标准模型

TCP/IP五层模型——TCP/IP对等模型

PDU——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报文

传输层——段

网络层——包

数据链路层——帧

物理层——比特流

TCP/IP模型允许跨层封装(OSI只能顺序封装)

在直连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讯上,会存在跨层封装的现象,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快速封装

1,跨四层封装——OSPF——跨四层封装协议 --- 89

2,跨三,四层封装(二层设备)——直连的交换设备之间 --- STP

SOF——帧首界定符

IP——互联网协议

——Ipv4——32位二进制构成,点分十进制

——Ipv6——128位二进制构成,冒分十六进制

IPv4地址——网络位,主机位

网络位:区分标定不同的广播域,网络相同,则代表在同一个广播域中;网络为不同,则代表在不同的广播域中。

主机位:在同一个广播域中,依靠主机位来标识和区分不同的主机。

子网掩码:区分网络位和主机位

IP地址分类A,B,C,D,E。

A,B,C——单播地址:一对一

D——组播地址:一对多(组播组中)

E——保留地址

广播:一对所有(广播域内的所有)
 

A:0XXX XXXX,001--126   大

B:10XX XXXX,128--191   中

C:110X XXXX,192--223   小

D:1110 XXXX,224--239

E:1111 XXXX,240--255

在IP地址空间中,一部分IP地址被称为私网IP地址(私有IP地址),其余的被称为公网IP地址(共有IP)。

A;10.0.0.0-10.255.255.255——相当于拿出了一个A类网段。

B: 172.16.0.0-172.31.255.255——相当于拿出了16个B类网段。

C;192.168.0.0-192.168.255.255——相当于拿出了256个C网段。

!!!其可复用性,故不能在互联网中使用。

特殊IP地址

1,127.0.0.1-127.255.255.254——环回地址(网卡程序自检)。

2,255.255.255.255——受限(路由器)广播地址。

3,主机位全为1的地址——直接广播地址。

4,主机位全为0的地址——192.168.1.0/24,代表一整个网段(网络号)。

5, 0.0.0.0——1,没有地址;2,任意地址。

6,168.254.0.0/16——(获取不到IP时自己配)本地链路地址/自动私有地址。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子网划分

CIDR——无类域间路由,子网汇总

路由

直连路由——默认生成的。1,接口双UP;2,该接口必须配置IP地址。

静态路由:通过网络管理员手动添加的路由条目。

动态路由:所有的路由器都运行相同的路由协议,之后通过路由器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最终计算出前往未知网段的路由条目。

静态路由的配置

方法一:直接写吓一跳,需要递归查找出接口。

方法二:直接写出接口,需要开启代理ARP才能正常通讯。

代理ARP:ARP的一种,激活后路由器将会查看收到的ARP请求包,基于ARP请求的IP地址查看路由表,若本地路由可达,则将冒充对方IP回复ARP应答。将MAC地址设置为自己的MAC地址,之后,数据来到路由器之后再帮忙进行转发。

方法三:将相应路由和端口添加。

方法四:写下两条的路由,需要递归查找,所以,必须有达到下两跳的路由才行。

静态路由的拓展配置

1,负载均衡:当路由器访问同一个目标网段存在多条开销相似的路径时,可以让流量拆分后沿多条路径同时传输,达到叠加带宽的效果。

2,手动汇总:当路由器可以访问多条连续的子网时,若均通过相同的吓一跳,则这些网段可以进行汇总计算,之后仅写一条到达汇总网段的路由即可。可以减少路由条目量,可以提高转发效率。

3,路由黑洞:在黑洞中,若包含网络内实际不存在的网段时,可能使流量有去无回,浪费链路资源。合理的子网划分和汇总可以减少路由黑洞的产生。

4,路由缺省:路由黑洞和路由缺省路由相遇,将百分百出先环路。

5,空接口路由:防止黑洞和缺省相遇出现环路,在黑洞路由器上配置一条指向汇总网段的阿空接口路由。

(1)NULL0:如果路由的出口匹配到这个空接口,则将把这个数据直接丢弃。

(2)路由表的匹配原则:最长匹配原则(精准匹配原则)。

6,浮动静态路由:通过修改默认优先级,来实现静态路由的备份效果。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