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处理第二个问题,我们怎么与远在天边的父母或者朋友沟通?
well,之前说过计算机架构方面处于相对于我们的微观世界,但是在速度方面却恰好相反了,我们相对于计算机处于一个微观世界。地球在我们看来或许很大,但在计算机的世界,so easy! 数据说话吧(在此之前可以介绍一下计算机存储的单位:分别为b,B,KB,MB,GB,TB,PB,EB,ZB,YB,BB,NB,DB;但是通信上面用的单位之间的进制略有不同。详情请百度):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网线(就超五类双绞线而言)承载的数据量为:100Mb/s;如果是光纤的话(又分为好几种规格,这里指最常见的)1000Mb/s;这是怎样一种概念呢?就是说传一个200MB的电影,在理想的情况下用光纤的话仅需要大约2秒钟左右。
这里可能有人说你扯呢吧,我们在生活中传个10MB的东西都可以去喝杯咖啡再回来了(早一两年的时候),现在差不多也要等个几十秒。好吧,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我国的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和电信,我们所有使用的服务皆是由他们提供,又叫做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然后呢,中国人口又比较多,所谓僧多粥少嘛(这里还有一个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概念,详情可以百度),之后就没有然后嘞。
还有一个问题好像忽略了,那就是我们只考虑了一个传输速率的问题,我们知道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有网线与计算机连起来,我们在手机上玩王者荣耀的时候可没有网线啊,我们怎么知道要发给谁,谁在那,有多远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考虑。
先说说连接的问题吧!无论你是要干什么,一旦你要联网,必须必的连接上互联网。看得见的是我们电脑旁的网线,看不见的是位于你附近的信号基站,位于你当地的某一处的交换机,远处的路由器,‘隐藏’在电线旁边的网线或埋在海底的光纤,更更远处的路由器....(或者没注意到的)。一个是有线连接,一个是无线连接,但是他们都得连接。连接的这个叫通路,可以看成我们人类的一条道路。这是其一。
其二,上了道路,路却有很多条,路上也会存在各种限速。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必须知道互联网的架构设计以及其发展历程,这里的话就粗陋的简单介绍一下:因特网的每一个终端(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服务器,局域网的发言人)都有一个唯一的门牌号(IP地址),找某一个地方,通过它的门牌号即可找到它。 这里的路由器的作用便是用来找路的,暂且理解为导航仪吧。因为因特网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庞大的网络。某两个人要进行沟通不会是一条线段。这个导航仪有点特殊,因为它存在一个等级制度,最低级的叫接入路由器,然后是汇聚路由器,再然后是核心路由器。最高级的路由器负责的通信的距离越远,通路中的速率越快,承载的数据量越大。路由器的选择通过一个路由协议中的Metic(开销)来进行选择。
最后,速度好像没说。这样吧,光速是多少来着:299,792,458米/秒;电流传输实际"传输”的是电场,速度接近光速。 so,我们人类有这样的速度的话,还要什么网络,我自己都可以去当面交流了。
这部分是最神奇的部分,涉及到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编码与解码,传输过程的差错控制以及寻址等,感兴趣的推荐 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书籍,TCP/IP协议相关的书籍,通信基础相关的书籍。
以上属于本人愚见,如果有不恰当的或者错误的地方,请予以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