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速率
1 . 计算机网络 “速率” 简介 :
① “速率” 概念 : 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
② 其它别名 : 又称为 数据率 , 数据传输率 , 比特率 ;
③ 速率单位 : b/s , kb/s , Mb/s , Gb/s , Tb/s , 注意是 比特 / s , bit , 不是字节 Byte ;
2 . 注意 速率单位 与 存储单位 的区别 :
① 存储单位 : 存储单位一般使用 Byte 字节 作为单位 , 1 Byte = 8 bit , 1 字节 = 8 比特 ;
速率
千 1kb/s=10^3b/s
兆 1Mb/s=10^3kb/s
吉 1Gb/s=10^3Mb/s
太 1Tb/s=10^3Gb/s
存储容量 1Byte(字节)=8bit(比特)
1KB/s=2^10B=1024*8b
1MB=2^10KB
1GB=2^10MB
1TB=2^10GB
二、带宽
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你从网络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三、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单位b/s,kb/s,Mb/s等。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 或 网络的额定速率 的限制。
四、时延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延。单位是s。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传播时延:取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和链路长度。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排队时延:等待输出/入链路
处理时延:检错、找出口
五、时延带宽积
又称为一比特位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表示在链路上的数据量。
时延带宽积(bit)=传播时延(s) x 带宽(bit/s)
六、往返延迟RTT
往返时延 RTT ( Round-Trip Time ) : 从 发送方 发送数据开始 , 到 发送方 接收到 接收方 的 确认数据 , 总共经历的时延 ;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括:
传播时延*2
接收方处理时延
路由器转发处理时延
七、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 : 数据通过的时间 / 总时间
时延与利用率之间的关系 : 利用率越高 , 时延越大 , 此时就会产生网络堵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