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盘的目录容量:df,du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评估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量
注意:主分区与扩展分区最多可以有4个(硬盘的限制)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分出来的分区(且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fdisk没有办法处理大于2TB以上的磁盘分区,此时需要用到parted命令了
2.磁盘分区:fdisk
3.练习新增分区,我现在已添加一块10G硬盘名为/dev/sdb
n 为建立一个主分区 p为建立一个逻辑分区(建立在扩展分区上)e为建立一个拓展分区
输入p查看刚刚建立好的分区
e 为建立一个拓展分区 可以在拓展分区上建立逻辑分区
因为刚刚建立了扩展分区所以现在出现了逻辑分区
这样就新增了2GB的分区,且由于是逻辑分区,所以由5号开始。
让我们再增加1G 最后输入w保存分区
竟然需要重启在能够生效!我可不要reboot 所以输入:partprobe(强制让内核重新找一次分区表)
4.磁盘的格式化
mkfs –t文件系统格式 设备文件名
可以接的文件格式,列如 ext3 ,ext4,vfat 等(系统支持才会生效)
例: mkfs –t ext3 /dev/hdc6
nkfs {tab}{tab} 按下两个{tab},会发现有很多支持的文件格式,也可以格式化 vfat
(由于我们没有详细指定文件系统的具体选项,因此系统会使用默认值来进行格式化。这个时候我们将会需要用到 mke2fs这个命令)
例: 我们将一个文件系统的卷标设置为:vbird_logical
block指定大小为2048大小
每8192bytes分配一个inode
构建为journal的ext3文件系统
则: mke2fs –j –L “vbird_logical” –b 2048 –i 8192 /dev/hdc6
参数:
-b 可以设置每个block的大小,目前支持 1024 2048 4096 三种
-i 多少容量给予一个inode呢?
-c 检查磁盘错误,仅下达两次-c –c的话,会测试读写
-L 后面可以接卷标名称 label,这个label是有用的。e2label命令会涉及到
-j 本来mkf2s是etx2,加速-j后,会主动加入journal而成为EX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