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 1.1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 1.2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 1.3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 二、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 2.1 双赢思维——人机领导的原则
- (1)人际交往的6中模式:
- (2)双赢品德
- 2.2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 2.3 统合综效——创新性合作的原则
- 三、自我提升和完善
- 3.1 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一、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1.1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1.2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目标不能太多。
【栗子】巴菲特也是这样帮助一个企业家找到自己的目标,写下25个这辈子很想做的事情,再从中选出5个最喜欢的。巴菲特问企业家知道怎么做吗,企业家说把主要精力放在实现这5个目标上,其余多余时间用在剩下的20个目标;巴菲特说错误,应该把所有精力和时间在5个目标上,剩下的20个需要多笔。
1.3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时间管理矩阵:
聆听自己的声音:
二、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2.1 双赢思维——人机领导的原则
(1)人际交往的6中模式:
- 1、利人利己(双赢):这种模式会促使人不断地在所有的人际交往中寻求双边利益。
- 2、损人利己(赢/输):这是双赢相对的另外一种模式,秉承这种信念的人习惯于利用地位、权势、财力、特权或个性来达到目的。
- 3、舍己为人(输/赢):这类人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信念,总是服从于别人的意志。若是一味压抑,不能把愤怒情绪加以升华,自我评价日趋低落。到最后依然会危及人际关系,使原先委屈求全的苦心付诸流水,得不偿失。
- 4、两败俱伤(输/输):两个损人利己的人交往,由于双方都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最后一定是两败俱伤,因为他们都不服输。
- 5、独善其身(赢)独善其身的模式是多数人的处事方法,他们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无损,别人的就留给他们自己去保护。
- 6、好聚好散(无交易)
总结:双赢。
(2)双赢品德
公众领域的成功并非一味压到对方。
双赢的三个品德:诚信,成熟,知足
2.2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知彼解己:首先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父亲a:我不了解我儿子,他就是不听我的话。
b:因为儿子不听你的话,所以你不了解他?
父亲a:是的
b:如果你想明白一个人,就需要听他说话。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我们的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前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式;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移情聆听。
- 移情聆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 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2.3 统合综效——创新性合作的原则
三、自我提升和完善
3.1 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