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文希望能给想跳槽的朋友一些参考。
我们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和技术经验的积累。原先的公司不一定能继续提供给你想要的发展空间与前景。说直接点,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还有老父母,我们需要更高的薪酬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跳槽是个不错的选择。
夏末的时候我就有了跳槽的想法。然后就是不断的跑了很多家公司面试。前后花了将近两个月时间。拿到了华为,美团,去哪儿以及一些不太出名的公司的offer。
进阶之路
为何会想起写这么一篇文章呢,一方面很多程序员对于技术精进仍然十分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进阶,以至于提前陷入中年危机的困惑之中,作为一名Android开发近十年的老码农或许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刚好这几天工作需要,组内想规划 Android 技术路线,简单来说就是目前我们组处在什么样的水平程度,目前所做项目用的技术处在什么阶段,在未来一年内,项目技术迭代该如何走,走到什么程度。最后是从事 Android 开发这几年,一直也没好好规划自己的技术路线,想认真整理下未来进阶之路。我们都知道 Android 技术体系一直很庞大,刚开始学的时候基本是从一个点一个点开始,没有系统全局观概念,同时也是学不过来,从做上层应用开始,到做 Framework 层,然后再到系统层做驱动开发各个层面的开发者都有,绝大部分开发者都是从应用层开发,往往做到 Framework 层就浅尝辄止了,一直以来,做Android 开发有这么两个说法,如果是做应用开发,往应用架构方向发展比较合适,如果是做系统层开发,往往底层驱动比较合适。
看张图:
挑些图中几个点简单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移动架构
移动架构是 2017 移动技术年度TOP5话题之一,从中就体会到架构是有多火,记得刚开始学 Android 时候,哪有现在那么框架,那时候谈架构的更多是在服务端开发,比如多层架构,有展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就是最简单的三层模式,Android系统则是基于事件驱动响应机制设计的单页面架构,其实跟浏览器中的窗口页面是一样的, 系统中一直有个消息轮询监听机制,哪个事件被触发了,相应的响应代码进行处理,这些处理操作是被提前注册到系统中。
最早开始的开发模式基本是基于Android 系统自带 MVC 模式,Activity 基本类似于Control 的作用了,View 和Mode 互相耦合,后来才演化出现在主流的 MVP、MVVM 模式,顺便提一句,MVVM 模式其实是在微软 WPF 技术体系中提出来。
图中显示两个方面:
-
展示层: MVC、MVP、MVVM、Clean、Flux、Android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 架构层:模块化->组件化->插件化->沙盒/双开技术,比如可以双开微信,类似Docker, 每个页面都是插件,类似Vue.js中每个页面都是组件。
性能优化
简单来说,一个APP 是需要从三个方面被关注的,业务功能、符合逻辑的交互、性能响应。如果我们在使用一个 APP 时候,经常滑动时经常卡顿、时不时崩溃、有些功能设计简直非常规,比如在 Web 网站有树层级等面包屑点击,你非要在手机也搞一个类似树级点击加载,那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我上拉下拉、左滑右滑不行吗,非要通过点击才行吗?那么性能优化核心是什么呢?追求快、稳、省、小,关注卡顿、内存泄漏和崩溃、代码质量和逻辑、安装包大小四个方面。
文末
初级工程师拿到需求会直接开始做,然后做着做着发现有问题了,要么技术实现不了,要么逻辑有问题。
而高级工程师拿到需求会考虑很多,技术的可行性?对现有业务有没有帮助?对现有技术架构的影响?扩展性如何?等等...之后才会再进行设计编码阶段。
而现在随着跨平台开发,混合式开发,前端开发之类的热门,Android开发者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增加。
通过和一些行业里的朋友交流讨论,以及参考现在大厂面试的要求。我们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出了这份Android高级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识体系。你可以看下掌握了多少。
混合式开发,微信小程序。都是得学会并且熟练的
这些是Android相关技术的内核,还有Java进阶
高级进阶必备的一些技术。像移动开发架构项目实战等
Android前沿技术;包括了组件化,热升级和热修复,以及各种架构跟框架的详细技术体系
以上即是我们整理的Android高级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术体系了。可能很多朋友觉得很多技术自己都会了,只是一些新的技术不清楚而已。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为什么别人高级工程师能年限突破30万,而你只有十几万呢?
就因为你只需补充你自己认为需要的,但并不知道企业需要的。这个就特别容易造成差距。因为你的技术体系并不系统,是零碎的,散乱的。那么你凭什么突破30万年薪呢?
我这些话比较直接,可能会戳到一些人的玻璃心,但是我知道肯定会对一些人起到点醒的效果的。而但凡只要有人因为我的这份高级系统大纲以及这些话找到了方向,并且付出行动去提升自我,为了成功变得更加努力。那么我做的这些就都有了意义。
喜欢的话请帮忙转发点赞一下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吧。谢谢!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