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缺陷提单】规范

一、目的:

  • 方便开发人员更好的理解BUG问题与期望
  • 方便相关人员重现BUG
  • 测试人员更加清晰的描述问题
  • 统一BUG单的编写习惯,提升工作效率

二、BUG提单规则

        

标题

  • 问题描述
  • 特殊情况:
  • 当问题为单机型导致时:【兼容机型】问题描述
  • 当问题非必现时:【概率】问题描述
  • 版本发布到预发布环境后,要判断问题是否版本增量导致:【增量/非增量】问题描述

 

内容(*表示必填)

  • *账号/密码:发现问题的账号密码;
  • 测试机型:非必填,单机型问题时要填写;
  • 预置条件:非必填,操作前必须的必备条件;
  • 例:收藏夹的资讯翻页失败;其前置条件为用户收藏夹资讯>一页
  • *操作步骤:问题的操作步骤
  • *实际结果:问题的当前结果
  • *预期结果:问题修改后的期望结果
  • 接口:非必填,问题接口的URL
  • SQL:非必填,相关数据的SQL语句
  • 问题截图、视频:非必填,对问题进行截图描述(要在图片中给出相关标注)
  • 上传视频后,要注明:详情见附件视频
  • 上传接口文件后,要注明:接口数据见附件文件

 

属性(*表示必填)

  • 关联需求:问题单所属需求
  • *迭代:问题单所属的迭代
  • *软件平台:问题单影响的软件平台(如:H5、IOS)
  • *优先级:问题单的优先解决等级
  • *模块:问题单所属的模块(如:动态、圈子)
  • *严重程度:问题单对当前的程序的影响程度
  • *缺陷类型:问题单所属的类型(如:文案、业务逻辑)
  • *处理人:当前问题单的处理人(开发、UI、产品、测试)
  • *测试人员:问题单的测试人员
  • *测试环境:问题单的所属环境

 1.作者:Syw

2.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如果文中有什么错误,欢迎指出。以免更多的人被误导。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