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python常见基本知识整理


python常见基本知识整理

1、Python有5种基本数据类型:

1、Number(数字)

2、String(字符串)

3、List(列表)

4、Tuple(元组)

5、Dictionary(字典)

2、Python常用的计算符号:

(1) +,加法

(2) -,减法

(3) *,乘法

(4) /,除法

(5) //,整除

(6)%,取模,余数

(7) **,乘方 eg: 2 * *3

3、python 字符串常用处理方法:



# 1、求字符串长度 str1 = "hello world \r\n" len(str1) # 2.strip( )函数 # 删除字符串两边的空白符(包括:’\n’、’\t’、’\r’) # 注:只能对字符串两边做处理,不能对中间部分进行处理。 str2 =str1.strip() print(str2) # 3、capitalize( )函数 # 将字符串首字母大写 str1.capitalize() # 4、upper( )函数 # 用upper( )函数将字符串全部变为大写 str1.upper() #5、替换、删除、截取、复制、连接、比较、查找、分割 ... # 这个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慢慢完善。

3、List 列表常见处理方法

(1)列表操作包含以下函数。

cmp(list1, list2):比较两个列表的元素。 len(list):列表元素个数。 max(list):返回列表元素的最大值。 min(list):返回列表元素的最小值。 list(seq):将元组转换为列表。

(2)列表操作包含以下方法。

list.append(obj):在列表末尾添加新的对象。 list.count(obj):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list.extend(seq):在列表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个序列中的多个值(用新列表扩展原来的列表)。 list.index(obj):从列表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位置。 list.insert(index, obj):将对象插入列表中。 list.pop(obj=list[-1]):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是最后一个元素),并且返回该元素的值。 list.remove(obj):移除列表中某个值的第一个匹配项。list.reverse():反向列表中元素。 list.sort([func]):对原列表进行排序。

4、元组

用“()”标识,内部元素用逗号隔开,它是列表数据格式的简化版本,不能二次赋值,类似于只读列表。

5、字典

字典用“{}”标识,由索引(key)和它对应的值(value)组成,是除列表以外,Python中最灵活的内置数据结构类型,类似于其他语言的k-v数据类型。列表是有序的对象结合,而字典是无序的对象集合。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