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云化的关键因素
## 适合上云应用系统
业务部门在应用上云前,应综合考虑应用的类型、业务特性、运行状况、用户访问量、软件版本等因素,以确定上云应用列表。
- 业务对资源有快速部署、标准化(X86架构)的需求。
- 业务特点导致对IT基础设施有特定的要求,需要通过云计算技术,降低成本、优化管理、复用资源、提供资源利用率等。
- 业务需要可快速故障恢复,及时调度。
- 针对业务访问量变化较大、有明显波峰波谷的应用,优先上云。
- 针对那些当前资源紧张(日常或访问高峰时)、已经影响到业务运行,以及由于设备老化而导致运行不稳定的应用,优先考虑上云建设;当前运行稳定、资源利用率在正常范围的应用,可以暂缓上云。
- 如果业务应用有外部用户并发访问,且未来用户数有可能逐步扩大,建议优先考虑上云。
- 既有业务应用如果部署在UNIX等非开放平台上,不考虑上云;如果由于其他原因需要上云,建议进行平台改造。
- 由于软件版本老旧,包括应用程序、中间件、数据库等,需要进行升级改造的应用,应考虑基于云平台进行改造、上云部署。
## 不适合上云的应用系统
- 应用和业务方面
- 应用厂商明确表示不支持云平台运行,建议不上云。
- 应用软件缺乏针对云平台运行的技术支撑,需要进一步沟通策略后再议。
- 业务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系统,如要求毫秒级响应,建议暂缓或评估云平台的裸金属服务器规格是否满足需求。
- 硬件系统方面
- 非X86平台系统,如小型机,可暂缓上云,如果可切换到X86系统,则评估性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需求。
- X86平台系统,但对服务器硬件性能要求高,例如内存要求TB级,全SSD硬盘等,需评估云平台的裸金属服务器规格是否满足需求。
- 依赖特殊的外设(EVDO卡,特殊的语音板卡、加密卡等PCI卡)或专用设备(排队机、LNS设备、工控机)的系统,暂缓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