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iostat主要监测I/O

             linux中iostat命令详解,,,其实大家用过监测工具都知道或了解:Linux中dstat主要监测Linux系统中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非常好的,而监测I/O磁盘性能情况选用iostat工具非常不错的。

            iostat常用命令如下:iostat+参数+时间+次数比如执行iostat -d 10 3如下图:

iostat主要监测I/O_I/O磁盘性能监测

 

 

iostat主要监测I/O_设备名_02

 

 ​​Device​​:设备名称

输出内容详解:

​tps​​​:每秒I/O数(即IOPS。磁盘连续读和连续写之和)
​​​kB_read/s​​​:每秒从磁盘读取数据大小,单位KB/s
​​​kB_wrtn/s​​​:每秒写入磁盘的数据的大小,单位KB/s
​​​kB_read​​​:从磁盘读出的数据总数,单位KB
​​​kB_wrtn​​:写入磁盘的的数据总数,单位KB

iostat主要监测I/O_设备名_03

 

输出内容详解:

​%user​​​: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nice​​​:CPU处在带NICE值的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system​​​: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iowait​​​: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
​​​%steal​​​: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
​​​%idle​​:CPU空闲时间百分比

当然了,​​iostat​​命令的重点不是用来看CPU的,重点是用来监测磁盘性能的。

​Device​​​:设备名称
​​​rrqm/s​​​:每秒合并到设备的读取请求数
​​​wrqm/s​​​:每秒合并到设备的写请求数
​​​r/s​​​:每秒向磁盘发起的读操作数
​​​w/s​​​:每秒向磁盘发起的写操作数
​​​rkB/s​​​:每秒读K字节数
​​​wkB/s​​​:每秒写K字节数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avgqu-sz​​​:平均I/O队列长度
​​​await​​​: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一般地,系统I/O响应时间应该低于5ms,如果大于 10ms就比较大了
​​​r_await​​​:每个读操作平均所需的时间;不仅包括硬盘设备读操作的时间,还包括了在kernel队列中等待的时间
​​​w_await​​​:每个写操作平均所需的时间;不仅包括硬盘设备写操作的时间,还包括了在kernel队列中等待的时间
​​​svctm​​​: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这个数据不可信!)
​​​%util​​: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I/O操作,即被IO消耗的CPU百分比,一般地,如果该参数是100%表示设备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