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分享对医院智能化的感悟

分享对医院智能化的感悟

2022-7-29

最近,因为母亲突然生病,需要去省立医院,于是体验了一把医院的智能化。早有耳闻,医院病人多,需要排队预约,于是到互联网上找到了这家医院的网站,找到了该医院的微信小程序,扫码进入,点击预约,显示预约成功,也收到了预约成功的短信。

分享对医院智能化的感悟_智能化

就诊当天,按照预约的信息,找到医生的门口,等着医生叫号。可是当快排到号码时,居然跳了过去,于是冲了进去问医生为什么没有排到,医生说我没有排上队伍。

分享对医院智能化的感悟_大数据_02

说是要取号。可是挂号须知里面明明已经说了“取消现场取号”,现在怎么又让取号?不多想,看病要紧,于是去取号。也不知道怎么取号,用什么取号,事情太突然了。按道理应该用小程序内部产生的二维码扫码取号的,结果并不是,而是用身份证取号。(因为是突然看病,没有带医保卡),取了排队号码,到医生哪里,医生说你还是没有排队,你找柜台护士。没办法,看病要紧,找了柜台护士,柜台护士给找了特殊通道,终于看上了病。看了病,医生让拍CT,我人生地不熟,又是一顿好找。CT要第三天才可以取,又是一顿等待。。。。现在病看完了。

感悟:

1、取消现场取号,而又要求就诊当天取号,很是怪异。按道理智能化之后不该取号,唯一可能就是新旧系统没有互联互通,而且新系统还在以旧系统为主。这种新系统依附旧系统的情况,会让新系统的很多智能化功能形同虚设、多此一举。在与其它病人交流得知,当预约医生临时停症,系统没有发短信通知病患,这一情况更加证实了“新系统依附旧系统的事实”。

2、智能化之后,不会再发生号贩子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给病人看病的情况。有大数据可以查出票贩子。所以,用各种证件取排队预约号,实在没有必要。

3、“超过预约十五分钟无法取号,号码作废”这些规定太过差劲。没有人会预约了不来就诊的。如果担心预约不就诊,可以预先收费,不来就没收费用,当作扰乱秩序的处罚款。大多数人都会提前到达医院,除非实在是遇到特殊情况迟到,此时应该让迟到的人后退一个排位,而不是把病患的预约号完全作废。除非迟到确实扰乱了秩序,你系统才可以取消预约号。

4、该医院的排队通知显示屏,实在很差劲。只有显示“正在就诊”“等候就诊”两个人的名字,没有其它人的名字。如果中间有人插队,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应当把所有排队的人的名字都列出来排队。

5、CT室的排队,也应该公开。不能发生因为CT科室医生的主观故意,而拖延排队时间。

6、医生的后半段诊断,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医生看病,首先会问询病人,然后要求拍CT,X射线等检查,医生拿到报告后,根据报告,综合情况开药给治疗方法。拍CT需要的时间很长,还必须等出报告,以这个时间点为分界,分前、后半段诊断。前半段诊断,病人必须在医生面前;后半段诊断,病人不需要在医生面前,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给病人传达诊断结果。甚至医院还可以通过快递将药品寄到病人家中,免去了病人反复往医院跑的痛苦。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