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



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_算法

冒泡排序

目录

  • ​​冒泡排序​​
  • ​​示例演示​​
  • ​​牛刀小试​​
  • ​​输入格式​​
  • ​​输出格式​​
  • ​​数据范围​​
  • ​​输入样例:​​
  • ​​输出样例:​​


冒泡排序,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较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Z到A)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示例演示

对29,10,14,37,14进行排序

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_冒泡排序_02

第一趟,核心思想是对邻近元素进行交换,如果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那么即进行交换,所以第一趟下来的结果是:10,14,29,14,37。

第二趟的结果是:10,14,14,29,37。

第三趟的结果是:判断所有的元素都未发生交换,即完成了排序,退出排序。

牛刀小试

给定一个包含 nn 个整数的数组,请你删除数组中的重复元素并将数组从小到大排序后输出。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 nn。

第二行包含 nn 个不超过 10001000 的正整数。

输出格式

输出去重和排序完毕后的数组。

数据范围

1≤n≤10001≤n≤1000

输入样例:

6
8 8 7 3 7 7

输出样例:

3 7 8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 = 2000005;
int n,m;
int a[M];
int size = 0;
int main()
{
cin>>m;
for(int i=0;i<m;i++)
{
int t;
cin>>t;
bool flag1 = false;
for(int j=0;j<size;j++)
{
if(t==a[j])
{
flag1 = true;
break;
}
}
if(!flag1)
{
a[size++] = t;
}
}
bool flag = true;
while(flag)
{
flag = false;
for(int i=0;i<size-1;i++)
{
if(a[i]>a[i+1])
{
swap(a[i],a[i+1]);
flag = true;
}
}
}
for(int i=0;i<size;i++)
{
printf("%d ",a[i]);
}
return 0;
}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