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MySQL Redo Log、Undo Log和Binlog三类日志示例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MySQL中的Redo Log、Undo Log和Binlog,下面分别给出每种日志类型的示例。请注意,实际的日志内容会更加复杂且包含许多内部细节,这里仅提供简化后的示例以说明其基本原理和目的。

Redo Log (重做日志) 示例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事务,包含对表orders的一条记录的更新操作:

BEGIN;
UPDATE orders SET quantity = 20 WHERE order_id = 123;
COMMIT;

对于这个事务,Redo Log可能会记录如下的物理日志(简化版):

------------------------
| Operation | Page ID | Old Value | New Value |
------------------------
| Update    | 0x12AB   | 10        | 20        |
------------------------

这里,Redo Log记录了对特定数据页(Page ID:0x12AB)中某条记录的“重做”指令,即从旧值10更新到新值20。如果系统崩溃,MySQL在恢复时会读取Redo Log,并按照这些物理操作重新应用到对应的数据页上,确保已提交事务的更改得以恢复。

Undo Log (回滚日志) 示例

还是上述事务,对应的Undo Log可能会包含如下逻辑日志(简化版):

------------------------
| Operation | Order ID | Old Value | Transaction ID |
------------------------
| Undo      | 123      | 20        | T1             |
------------------------

Undo Log记录了在事务T1中对订单ID为123的quantity字段进行修改的“反向”操作,即从新值20回滚到旧值(假设为10,此处未明确记录)。如果事务T1需要回滚,MySQL会查找对应的Undo Log条目,将quantity恢复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此外,在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中,其他并发事务查询历史版本时,也可能通过Undo Log获取到旧值。

Binlog (二进制日志) 示例

对于同样的更新事务,Binlog可能记录如下逻辑日志(以Statement格式为例,简化版):

BEGIN;
#123456
UPDATE orders SET quantity = 20 WHERE order_id = 123;
COMMIT;

这里的Binlog记录了整个事务的SQL语句序列。每一行代表一个操作事件,包括事务开始(BEGIN)、具体的DML语句(UPDATE)以及事务结束(COMMIT)。每个事件前面可能还有唯一的事件标识符(如#123456),用于在复制或恢复时跟踪事件顺序。在主从复制中,从库会解析并执行这些相同的SQL语句,以保持与主库的数据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日志格式会更复杂,包含额外的元数据和校验信息。以上示例仅是为了直观展示每种日志类型记录的核心内容。在实际使用中,MySQL会以特定的内部格式存储这些日志,以确保高效写入、读取和处理。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