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已经进入秋招提前批,本篇文章旨在分享知名互联网企业面试官面试方法和心得,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能给程序员带来不一样的面试体验和感受,放松面试心态,积极备战!
本文作者是 Zach Mathew,他是 FreshBooks 的经理。
我面试过很多人,大部分是开发者,部分是产品经理,有时候会面试主管或者副总监。但不管是面试什么级别和什么工种的应聘者,我都会在过程中对他们提出一个相同的要求: 现 在,请把我当成一个学生,随便教我点什么东西和知识吧。
什么都行。
可能是什么东西你觉得有意思的,或者你自己在某方面研究比较深的领域。甚至是你最近刚 刚学习到的东西,反正是什么都好。你不需要是那方面的专家,但至少能跟我讲明白讲清 楚,而且你能够回答我一些基础的问题。
对,现在给你十分钟的时间,把你脑海里想到的东西教给我。
我之所以对面试者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我想知道我能从这个将来的同事身上学习到什么。
我也想知道你的团队未来会从你身上学习到什么。
当然,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想知道你的气质符合不符合我们公司的文化。虽然说 FreshBooks 这个公司并没有具体的规则,但其实每天,无论是实习生或者是管理层,我都会 问他们类似问题,而且希望他们能给我满意的回答。 以下是我不久前问自己同事的问题,并从中学习到的事情。 我问 Tobi, 他是我团队里的一名开发: 我看到你在代码中正在用 ES6 , 你认为它用起来怎 么样? 我问 Marcus, 他是金融公司的一名分析师: 跟我解释下同期群分析是什么意思?我应该在 未来使用这个方法吗?
我在面试中最喜欢问开发者的问题,和回答思路 有的时候,一些初级开发者会问我:我知道的东西,你肯定早就知道了。我没法教你。
不,还是请指点我一下。实际上,当你真正教我的时候,你会吃惊于我多么无知。 而且就算 你讲的东西是我早就知道的事情,再听一遍也不是什么大事。
毕竟在那么多次的面试里,肯定会有人告诉我一些我早就知道的东西。那真的无所谓,我真 正想从面试里了解到的是:
1. 你是否能和他人进行有效交流?
2. 你能否在研究一件事情的时候透过表面深入内层?
3. 你是否具有有条理阐述一件事情的能力,还是说你是对什么都很不耐烦沟通的人?
会学习是一种能力,能把自己学习到的东西表达给别人也是一种能力。
这不仅仅是为了面试,我的意图是考察你其他的技能和潜能。 在公司内部,我们也经常举办这种「教我点什么」的大会。通常是在周五下午,喝点小酒, 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彼此之间从本周工作以及最近的项目中得到的灵感。基本上,这就是一 个信息的共享大会。不需要准备 ppt 或者演讲稿什么的,只需要张开嘴,放开心扉,告诉别人 你的所得。
你也可以反过来,邀请我教你学习点什么。 这当然可以,如果我要求你教我点什么,你也可 以对我提出相同要求。面试是一个双方过程,在我评测你的时候,你也可以评价我。
所以拜托,当我要求你教我点什么东西的时候,你也可以对我提出相同的请求。
我在面试中最喜欢问开发者的问题,和回答思路 我个人感觉,这种「给你十分钟,你随便教我什么东西」的面试思路非常有意思。那身为应 聘者,我们该怎么运用这十分钟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呢,对爱丽丝来说,其实觉得把这整个 场景视为一个小小的自检是否具有有效沟通的过程比较有意思。 我把自己的面试思路分享一下。
首先,你要对面试时间有个预估。对方说给你十分钟,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你可以迅 速规划一下,比如我先用五分钟的时间讲述我想说东西的具体概念、理论知识和背景感悟。 然后,剩下五分钟,可以用来让面试官继续提问或者自己继续补充。切不可自己光说。
其次,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打算和规划告诉面试官,比如在我最初前几分钟内向你讲述背景知 识的时候,请先听我说完,尽量不要打断我的思路。
接着,当你在真正介绍一件事、或传授一个知识的时候,记住一定要有条理,说话慢一些。 当回答对方的问题时,多问问对方「我讲清楚没有」,而不是要问对方「你听明白没有」。
最后,面试官都说了他其实并不在乎你讲什么。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你跟他说怎么烙煎 饼和怎么解释引力波,人家根本不在乎。其实主要考察你的交流水平,其实也就是逻辑。 而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大到小,从浅及深,想清楚影响的因果联系。当对方提出你不懂的问 题,可以把他的问题拆解出几个小问题,去解答你懂得的地方。而对于不懂的事情,也不要 不懂装懂,反而可以咨询他的意见——相信我,既然他能问出你不懂的问题,就说明他的水 平比你高。
让他帮你解释。当面试官比你话多的时候,这绝对是很好的信号。
学习分享
最后为了帮助大家深刻理解Android相关知识点的原理以及面试相关知识,这里放上相关的我搜集整理的14套腾讯、字节跳动、阿里、百度等2020面试真题解析,我把技术点整理成了视频和PDF(实际上比预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知识脉络 + 诸多细节。
网上学习 Android的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希望这份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对大家有一个方向参考。
复制石墨文档可见:https://shimo.im/docs/QdyGqGHXX8PyQ8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