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惢客创业日记》2018.11.03(周六)80%的创业者都死在了这道槛上(上)


《惢客创业日记》2018.11.03(周六)80%的创业者都死在了这道槛上(上)_从而

  今天,约了一个朋友沟通惢客,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给他讲惢客,看他能否听懂,把朋友当成一面镜子照照自己。让我欣喜的是,我的说服能力在一天天的进步,对于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企业家、创业者和白骨精们,已经可以娴熟的表达和有序的化解对方的疑问。下一步的目标是提升说服对象的等级,这让我感觉这种节奏才是自己最善长的节奏,稳扎稳打,步步为赢。

  另一个目的是给喜马拉雅FM拉粉丝。虽然不是产品经理,但是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思考,发现互联网平台都有一个非常宏观的运营逻辑。通过对最近的规则总结发现,粉丝多才是硬道理,我也逐渐明白一些平台的上亿用户是怎么来的。如果用时间管理四象限去分析,对于草根主播们要想升级加V,最重要最紧急的是利用自己的人脉多拉粉丝,为大平台粉丝的增加多做贡献,产品质量在重要不紧急的象限里。当然,还有一种紧急不重要的做法,就是花钱在平台做流量推广,而想要单纯的靠平台流量免费扶持,则被安排在了不重要、不紧急的时间象限里。这里边的核心运营逻辑是,平台需要用这些草根拉的粉丝去供养大IP和明星专家们,原来还是逃不掉“马太效应”和“80/20法则”。

  虽然,明白这个逻辑,但是该做的拉粉工作还得做,虽然不去刻意,但也不会停息。因为,店大才是硬道理,抱怨不会解决任何问题。说到心态,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社会现象,这个现象在我写的《惢客》书中有描述,就是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不是“仇富”,而是“在逐富中仇富”。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真正仇富的人是不管自己有钱还是没钱,都会“仇富”。而在“在逐富中仇富”的人是自己的没钱的时候仇富,而有钱的时候就不再仇富,也就是说因为自己没钱才仇富。而惢客的使命既不是“仇富”,也不是“在逐富中仇富”,而是“怨己利他”,什么是怨己利他?就是把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和抱怨变成有利于他人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所以,惢客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马太效应”,说着说着又跑题了,还是拉回来,说说这个80%的创业者都死在了这道槛上,这道槛就是一个假象,叫“认知假象”。

  这也是我今天突然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在给朋友推荐喜马拉雅时,95%的人都没有用过喜马拉雅,甚至80%的人连听都没听说过,《得到》就更不用提了。而喜马拉雅有2亿听众、得到也被估值70亿要上市,这说明什么问题?

  大部分人可能会去考虑数据的真伪,那么你的思考维度和我要表达的维度就不在一个频道上了。我们先不要用惯性思维去思考表面的现象,我请您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去思考下,虽然喜马拉雅、得到这两个品牌都不为你身边人所知,但是他们却很成功,说明,身边的人否定你的创业想法,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否定了你的想法。而我们的创业者,由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创业者,很容易把身边人的否定误认为被大多数人否定了,从而,选择放弃了自己的创业想法。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人有多多,不要被身边人的“认知假象”所迷惑。您也许认为我今天日记是在洒心灵鸡汤,不过,先听完我的三个创业感悟再说。

  由于时间关系,我把这三个创业感悟放在明天的日记中,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

 

《惢客创业日记》2018.11.03(周六)80%的创业者都死在了这道槛上(上)_思考_02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