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ers: An Analysis and Review
1.摘要
在使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处理MOP时,我们得到的结果通常是真实的Pareto前沿的一个近似集,于是我们要考虑如何评估近似集质量的问题。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这类质量评估的局限性进行了严格的分析。 为此,开发了一个数学框架,并对现有技术进行分类和讨论。
2.介绍
这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支配的概念。当我们比较两个单目标的解时,我们只需要比较谁更大或更小即可。当我们比较两个多目标的解的时候,我们需要比较谁支配谁。但当我们比较两个多目标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复杂。
这篇文章并不阐述多目标优化的指标具体的计算过程,而是讨论现有的指标在本文设计的框架下,具体有没有“用”。后文将会说明以下几点:
- 不存在能说明近似集A比近似集B更好的一元质量度量指标(即不存在完美指标)
- 即使有多个一元质量度量指标,只要有限,上述依然成立
- 大多数能推断出近似集A比近似集B更好的指标,最多可以说明,A不比B差,或两者不可比
- 一元度量能够检测到A比B更好,但它们的使用通常受到限制
- 二元质量指标克服了一元的局限性,如果设计得当,能够指示近似集A是否比近似集B更好
- 将根据这一框架审查现有的质量指标,并从实际的角度讨论这些指标
3.理论框架
(这篇文献真的很难。。。所以我就不涉入细节了,抱歉)
这部分讲了理论框架,说明了以下问题用来帮助我们分析和分类质量指标:
- 多目标优化器的结果是什么?
- 什么时候一个结果被认为比另一个更好?
- 什么是质量度量?
- 什么是比较方法?
近似解集
这部分说明了多目标优化器的结果是什么
比较方法
这部分说明了什么时候一个结果被认为比另一个更好,比较的方法是什么。
联系起近似解集和比较方法
这部分讨论了根据B中的比较方法能得出A中的什么结论(比如A是否能强支配B吗?)
4.比较分析一元指标
这部分分析了一元指标的局限性,比如下面这个HV指标图,A和B的解决方案各有特点,但A的HV会大于B。
总结:
5.比较分析二元指标
总结:
返回受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优秀论文及总结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