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云计算中的存储基础知识(升级版)

徐一村 2022-04-26 阅读 67
云计算

Pool & Volume & LU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虚拟化: 计算、存储、网络

存储:内存 、外存(硬盘或磁盘)

硬盘有两种形态:

(1)机械硬盘。(HD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固态硬盘。 (SSD) 缺点:寿命有限价格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LASH 芯片:比较稳定的闪存的芯片,体积小,存储比较稳定,常用于 固态硬盘、SD卡、U盘。寿命短,一般也就四五十年吧。可能更短。
DRAM芯片:性能非常好,使用寿命长,读写速度非常快! 致命缺点:你必须给他供电,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存储下内容,一旦断电全没了一般用于 内存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集中式存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ID技术(冗余磁盘阵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用RAID类型:有四种
(1) RAID 0 : 条带化,将两个或多个逻辑成一个来用。不具备冗余功能的。坏了就没了容量等于1+1,速度有所提升,可以同时存储。安全性为0,至少要一块就可以做RAID 0, 是所有RAID技术读写速度最快的。
(2) RAID 1:镜像、也是将两个磁盘逻辑成一个来用,不是RAID 0的叠加,而是备份,数据进来会同时在两个硬盘去写,两个硬盘逻辑成一个硬盘去使用,另一个留着备份。容量只等于其中一块磁盘的容量。容量减半。至少要两块硬盘
安全性:是所有RAID技术安全性最高的,两块硬盘100%复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RAID 5 :独立的数据磁盘与分布式校验块、最常用的至少需要3块硬盘,每块磁盘拿出一部分用来存数据,剩下的少部分我就不存东西了,用来做奇偶校验(数据校验):存关于其他盘的数据是长啥样的。目的:如果其他盘损坏,我可以通过这个用一些算法将数据恢复、还原。平衡了性能和安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RAID 6至少4块硬盘,在RAID 5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Q块,做二次校验。这样数据就更加可靠了,可以允许坏2块硬盘。不常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集中式存储类型 SAN 和 NAS

两种通过网络提供存储的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AN:存储区域网络—基于网络的不同

独立于业务网络之外的,跟业务不相关的高速存储。
将存储服务器里面的存储通过我们的网络去提供给我们的主机去用,IP网络、FC网络
IP-SAN (IP网络) :利用现有的以太网,只要联网就可以使用上。
FC-SAN(FC网络) :它是在我们的存储服务器上面,我们需要去配置这个网络适配器(HBA卡) ,通过去配置这个网络接口适配器(利用了光迁网络)需要专门去配网络交换机和网络接口然后才能连接到存储上面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AS:网络附加存储—基于操作系统的不同

NAS :一般不用于这种集中的服务器存储,一般家庭网络用的比较多一点。相当于一种共享目录、常用于共享文件、共享视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IFS方案(同一个网络下通过IP共享文件) :
利用 sam ba 服务器的这种共享原理进行的一个文件共享。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通用网络文件系统,是由微软的SMB(Server Message Block)发展而来的一个公共、开放的文件系统。在Windows主机之间,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共享映射,将CIFS服务器上的共享资源挂载到自己的系统中,把它当成自己本地系统资源一样来使用。
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是由Sun公司开发的,用于在Linux/UNIX/AIX/HP-UX/Mac OS X等类UNIX的操作系统中实现网络文件共享。通过挂载命令将远程的文件系统挂载在自己的文件系统之下,像使用本机文件一样使用远程共享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布式存储

每个服务器将自己身上的空闲的硬盘共享出来之后建立了一个池子(资源池)。然后所有的服务器再去池子里读写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缺点:如果服务器出现故障,数据就全没了;那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技术不会因为服务器故障而导致数据丢失。

副本机制

副本:正本的备份,正本的复制品。有文件写进来,会将文件一分为二(双副本)或者一分为三(三副本)。读取出来,只读其中一份。 (DHT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