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全球化下的升维逻辑

全球化下的升维逻辑_java

今天跟大家在解读一下关于升维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会发现老一代和新一代思想有巨大的gap,然后新一代和新新一代也会有巨大的gap。这个gap体系就是无法相互理解,无法相互认同。

甚至有时候,感觉都是人,为什么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南辕北辙?

比如我之前有很多行为,我妈妈就无法理解,比如说为什么到了30岁还不能结婚,还不会结婚,还追求单身生活?

比如她认为原来物价很便宜,就只要几块钱一斤,为什么现在外面就涨到了几十块甚至几百块?

比如为什么城市里面的人会把大量的钱用在了服务的消耗上面,而在我妈的眼里应该去使用来买吃的。

全球化下的升维逻辑_java_02

其实近代之前的中国5000年来根本都没有发展和进步,唯一有变化的就是朝代的轮回,而每个朝代又是按照既有的文化和制度以及思想来做传承的。虽然历史在推进,只不过是在一个圈子里循环而已,虽然是改朝换代,只是谁来当家的问题,而家的性质本身却不曾变化过。

所以近几十年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力强行打破了我们的轮回制度,但是接受新思想,是需要时间的,甚至是需要几代人的时间的。所以很多人或者说大部分人其实与进步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他们理解不了什么是进步,什么是发展。所以在认知上,他们就用传统的一套来套用万物。

这种传统观念是深入骨髓的,并不是说你读了多少书,你会识多少字,你就能够清晰的分辨出来。当你以为你读了很多时候,你见识了很多东西,但你发现都有很多社会上的现象和未来的预期,你根本就不会认同,那也就意味着你虽然读了这么多书,你有了很多信息和知识,但是骨子里的一些文化上面的内核依然对你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有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其实是各种地方对你潜移默化的,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圈子里面,一种所谓的隐形的文化阶层里面。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因此你对于孩子的教育,你对于朋友的影响,你对于家庭的影响,你依然会在一个圈子里面继续去轮转,不管你是穷苦的你还是富裕的。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都认同一个理论,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基础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其实不会有太大的更迭或者变化,只要经济基础不变化,老的那一套理论其实放在什么时候都是能顺利运行的。

但我们今天却是一个非常迷惑的时代,有着内外部的非常极其深远的发展和变化。

首先是改革开放30年回来。我们经济上的腾飞确实让大部分人都过上了一个好生活。俗话说保暖思淫欲,在基础生活这么好的时候,人们的诉求本质上就会往上提高,会追求更高一阶的,不管是物质还是服务,还是精神生活也好。

所以最先接触这一代的年轻人,就会有着一个更为高阶和进步的想法,他们不仅仅停留在我能不能吃一口饭的这个维度上,他们可能会更加关注个人的成长,自己的精神享受以及自己所处的文化。当然也伴随着由时代带来的一种颓废的思想。

其次是外部环境的开放,不像以前中国5000年来都是央央华夏至少在生产力这一方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领先的,到了明代以后就变成了闭关锁国,所以跟整个世界是割裂的,是冲突的。但是现在的形势由于全球化和一体化,不管是贸易,经济,文化还是教育或者是科技都有着全方位的交流,所以就意味着不管要不要承认,我们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世界上是一体的,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国外在几秒后可能就知道了,国外发生了什么事,中国在几秒内也能知道。

全球化下的升维逻辑_公众号_03

所以不管高层同意不同意,民众同不同意,我们跟整个国际是一体的,是相连的。阻挡不了年轻人对外面的向往,依然会把所有的公开的,透明的信息传承到所有人,所以这就给了人们一个思考,我们生活的怎么样,我们会有一个对比,我们会对比外界的社会是怎么样的,就算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些现实,但总有一部分探险者冒险者,他能够有这样的意识和事业。

全球化下的升维逻辑_公众号_04

所以以上几点就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生活一定是发展的多元的,也会是有着巨大冲突的。所以个人在这里面想要更好的,更深入的思考问题,就必须要有一种更高维度的概念。我们要站在历史,站在当下,站在全球的视野,综合去审视这个民族,审视我们的文化,审视我们的个人。

备注:图片均产出自DeepAi(deepai.org/)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