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分类 | 方法 | 说明 |
增加 | insert(索引,数据) | 在指定位置插入数据 |
append(数据) | 在末尾追加数据 | |
extend(列表) | 追加另一个列表的值 | |
修改 | 列表[索引]=值 | 修改指定索引数据 |
删除 | del(列表[索引]) | 删除指定索引数据 |
remove(数据) | 删除第一次出现指定数据 | |
pop() | 删除末尾数据 | |
pop(索引) | 删除指定索引数据 | |
clear() | 清空列表 | |
统计 | count(数据) | 返回指定数据在列表中出现次数 |
index(数据) | 返回数据在列表的索引值 | |
排序 | sort() | 升序 |
sort(reverse=True) | 降序 | |
reverse | 逆置,反转 |
循环遍历列表
遍历就是从头到尾依次从列表中获取数据
for n in list1:
在 Python 中,可以使 ⽤ for 循环遍历所有 ⾮ 数字型类型的变量,包括:列
表、元组、字典以及字符串
拆包
拆包就是把一个列表中每个值拆出来;
拆包操作同样适用于元组,集合和字典;
# 定义一个列表
list1 = [ " 张三 " , 30 , 4.5 ]
# 通过对列表进行拆包方式获取列表中每个元素的值
a, b, c = list1
print (a, b, c)
列表推导式
所谓的列表推导式,就是指轻量级的循环创建列表的 ⽅ 法 。
1. 基本的⽅式
# a 的内容为 [0, 1, 2, 3]
a = [x for x in range ( 4 )]
# a 的内容为 [2, 3]
a = [x for x in range ( 2 , 4 )]
# a 的内容为 [3, 5, 7, 9]
a = [x for x in range ( 3 , 10 , 2 )]
2. 在推导过程中使⽤if
# a 的内容为 [4, 6, 8]
a = [x for x in range ( 3 , 10 ) if x % 2 == 0 ]
# a 的内容为 [3, 5, 7, 9]
a = [x for x in range ( 3 , 10 ) if x % 2 != 0
创建一个列表,内容为[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list1 = [x for x in range(0, 101, 10)]
print(list1)
list1 = [x for x in range(0, 101) if x % 10 == 0]
print(list1)
公共方法
分类 | 方法 | 说明 |
统计 | len[列表] | |
max[列表] | ||
min[列表] | ||
成员运算符 | 值 in 列表 |
判断值是否在列表中,存在返回 True ,不存在返回 False |
值 not in 列表 |
判断值是否在列表中,存在返回 False ,不存在返回 True |
公共方法同样适用于元组,集合,字典,字符串等类型
元组
Tuple (元组)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
元组 ⽤ () 定义 ;
# 定义一个元组,名字叫 tuple1,有三个元素
tuple1 = ("孙权", 28, 1.75)
# 定义一个空元组,名字叫 tuple2
tuple2 = ()
# 元组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添加逗号
tuple3 = (50, )
定义元组时, ()可以省略
tuple4 = "张飞", 30
tuple5 = "吕布",
元组只有一个元素,尝试后面加和不加逗号的差别
a = ("hello", )
a = ("hello")
一、元组常⽤方法
元组的常用方法与列表类似, 元组的内容不可修改,所以没有增加、修改
和删除相关方法。
二、循环遍历元组
与遍历列表类似。
三、元组和列表之间的转换
把列表转化为元组目的是让列表不可以被修改,以保护数据安全 ;
使 ⽤ list 函数可以把元组转换成列表 ;
使 ⽤ tuple 函数可以把列表转换成元组 。
list1 = ["刘备","关羽","张飞"]
# 通过 tuple 函数把 list1 转换为元组
tuple1 = tuple(list1)
tuple2 = ("孙权","周瑜","鲁肃")
# 通过 list 函数把 tuple2 转换为列表
list2 = list(list1)
list1 = ["刘备","关羽","张飞"]
tuple1 = ("曹操", "周瑜")
# 将元组 tuple1 的元素追加到 list1 元素后面
list1.extend(tuple1) # 改变的是list1,tuple1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