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C中的mysql_option函数详解
简介
mysql_option函数是在Linux C编程中使用MySQL连接库时提供的一个重要函数,它用于设置MySQL连接选项。本文将详细介绍mysql_option函数的用法和示例代码,并解释一些常用的选项。
mysql_option函数
mysql_option函数的原型如下:
int mysql_options(MYSQL *mysql, enum mysql_option option, const char *arg);
该函数用于设置MySQL连接的选项。参数mysql是一个指向MYSQL结构的指针,option是一个枚举类型的值,表示特定的选项,arg是一个字符串,表示选项的值。mysql_option函数返回0表示成功,-1表示失败。
常用选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选项及其描述:
- MYSQL_OPT_CONNECT_TIMEOUT:设置连接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 MYSQL_OPT_READ_TIMEOUT:设置读取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 MYSQL_OPT_WRITE_TIMEOUT:设置写入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 MYSQL_OPT_RECONNECT:设置是否自动重新连接。arg参数应该是一个布尔值字符串,"0"表示不重新连接,"1"表示重新连接。
- MYSQL_SET_CHARSET_NAME:设置字符集。arg参数应该是一个字符串,表示字符集的名称。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mysql_option函数设置连接选项:
#include <mysql.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MYSQL *conn;
MYSQL_RES *res;
MYSQL_ROW row;
conn = mysql_init(NULL);
// 设置连接超时时间为10秒
if (mysql_options(conn, MYSQL_OPT_CONNECT_TIMEOUT, "10") != 0) {
printf("Failed to set connect timeout option\n");
return -1;
}
// 设置自动重新连接
if (mysql_options(conn, MYSQL_OPT_RECONNECT, "1") != 0) {
printf("Failed to set reconnect option\n");
return -1;
}
if (mysql_real_connect(conn, "localhost", "user", "password", "database", 0, NULL, 0) == NULL) {
printf("Failed to connect to database: %s\n", mysql_error(conn));
return -1;
}
// 执行查询
if (mysql_query(conn, "SELECT * FROM table") != 0) {
printf("Failed to execute query: %s\n", mysql_error(conn));
return -1;
}
res = mysql_use_result(conn);
// 输出查询结果
while ((row = mysql_fetch_row(res)) != NULL) {
printf("%s\n", row[0]);
}
mysql_free_result(res);
mysql_close(conn);
return 0;
}
在上述示例代码中,首先通过mysql_init函数初始化一个MYSQL结构的指针conn,然后使用mysql_options函数设置连接选项。接着使用mysql_real_connect函数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执行查询,并使用mysql_fetch_row函数获取每一行的数据并输出。最后,使用mysql_free_result函数释放内存,使用mysql_close函数关闭连接。
总结
mysql_option函数在Linux C编程中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方法来设置MySQL连接的选项。本文介绍了mysql_option函数的用法和常用选项,并通过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该函数。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mysql_option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