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平风景
在画这组系列图之前,其实我没有真正的画过场景插画,之前有尝试过场景,我觉得画的都不是很好。当时更多时候就是想画啥就画啥,比较没有目的,进步的也很慢。
后面看了《唤醒你沉睡的创作力》这本书,里面提到的绘画的约法三章对我的心态改变特别大,首先是过去的问题不准想,不要去想自己基础不好这类问题,其次是未来的问题不准想,不要去想这样画下去对嘛,这样的训练合理嘛这类关于以后的问题,再次就是只关注画面的状态,怎样做才能让画面变得好。
我开始按照书上说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逛Pinterest看到了这种扁平风景的插画我很喜欢,加上我之前学的园林,画过很多景观手绘图,我就打算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去画系列图,后面我找到了国外两个插画师画的都是类似的风格,分别是 Marie-Laure Cruschi和Febin Raj,在画这个系列图的时候我疯狂的看他们的作品,分析他们的作品,后面画出了这个系列。
我这个系列的图还是有很重的他们的影子,特别是Marie的。后续还会继续研究这个画风,希望自己能画出自己的风格。
由于我的基础不好,前期在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比较痛苦的,一直在尝试,换色彩搭配,但是等到画出一个满意的画面效果,就好像解开了一个困扰你很久的数学题,茅塞顿开,这种感受也是特别棒的。
如果你在画画的时候卡住了,可以先放放,想下是为什么卡住的,因为颜色搭配的不满意,还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某个物体,再去搜搜资料,看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然后再去尝试,坚持下来,你会画出一张满意的作品。我在画画的时候遇到困境时都是这样处理的,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样做的话我一直会得到正反馈,处于良性循环,就会更加愿意去画画了。不然每次想起画画都是痛苦的时刻,那肯定是不会想去画的。
接下来我给大家带来下面这张雪景的绘制过程。希望通过这幅图的绘制,能让大家了解Marie-Laure Cruschi风格的创作思路。
绘画过程 你 眼 中 的 世 界,布 满 风 光
本次教程使用工具:PS+AI
一解析所用的主要工具
NO.1
路径查找器——减去顶层
一般在画植物的时候用到最多,这类插画里面的植物一般都是用规则的几何形状起型的。
NO.2
渐变工具
渐变工具一般用在画背光面和受光面,我的个人习惯是原位复制一层,在复制的那一层做效果。暗面的渐变一般是用物体原本的颜色渐变,透明度从百分之100降到百分之0,模式改成正片叠底,这样会得到一个过渡自然的背光面效果。受光面的渐变是选一个合适的亮面颜色,透明度从百分之100降到百分之0。
渐变工具一般还会用来绘制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我的一般做法是渐变条中间选用白色,左右两端选择原水面的颜色,两端的透明度调低让它和水面融合的更好。
NO.3
内部绘图
内部绘图模式用的是最多的,加阴影,做草地的山体的变化,水面的变化,物体的明暗,经常是和渐变工具结合。
二、扁平雪景插图的绘制过程
NO.1
PS绘制草图
绘制草图之前,确定自己的主题,我当时就是想画雪中的小屋,最后确定下面那张图作为参考,同时还找了几张想要的色调的参考,雪景插画的参考。
根据以上参考绘制出下面的草图。
NO.2
确定画面的基本造型和基础色调
画面的造型基本上是用钢笔工具勾勒完成的,背景植物的添加是画完一个之后再放大缩小一个个复制上的,所以我一般是画完细节再复制的。
定好整个画面的光照方向为右上角,天空的渐变根据光照的方向来,右上角偏白一些。可以看到线稿和这一步还是差了蛮多的,前景的那个路被我去掉了,然后我加了框景树,我在画画的过程会为了画面纠结。
NO.3
主元素的深入刻画
画面的重要元素有前景的树干,雪中的房子和雪地。树干细节的绘制用色相相近,明暗不一样的颜色,采用内部绘图模式,用钢笔工具去刻画。雪地同理,采用内部绘图模式,选好渐变色去画出雪地起伏的感觉,做出前后的层次。雪中的小屋,在这一步就是加了屋顶的厚度,画出受光面。
NO.4
其他辅助元素的刻画
这个时候的画面看着有些单调,可以再加一些元素进去丰富画面。
NO.5
整体氛围光影塑造
最后,我们根据光照方向给物体画出阴影,再给画面打光,我的习惯是会选择画面原有的颜色,把混合模式改成叠加或柔光,再改变透明度。
NO.6
叠加材质纹理
个人喜欢在最后画完添加纹理,改变混合模式为叠加,最后让画面看着更有细节。
材质图▲
最后,这张作品就完成啦。
以上都是个人经验的分享,希望能给到同样喜欢这种扁平风景插画风格的小伙伴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