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软件测试十三阶段(方法和总结)

楚木巽 2022-04-08 阅读 23
单元测试

2.4判定表方法

判定表

以表格的形式来组合多个条件

通过判定表可以综合考虑多个条件的输入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

案例:手机通话

条件:

是否欠费 欠费、不欠费

是否开机 开机、关机

条件组合

条件一:是否欠费 条件二:是否开机 结果

欠费          关机          不能通话

欠费          开机          不能通话

不欠费 关机 不能通话

不欠费 开机 能通话

转换为表格形式

概念:

条件桩:所有可能出现的条件 例如上例中 有两个条件:是否欠费 是否开机

动作桩:所有可能出现的值 例如上例中 有四个值:欠费、不欠费、开机、关机

条件项:这是条件桩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动作项:这是动作桩中一个或者多个值

等价类:

有效 无效

在判定表中 表示有效和无效的有两种表示方式

方式1:用字母表示

有效等价类:Y

无效等价类:N

方式2:用数字表示

有效等价类:1

无效等价类:0

基于判定表的方式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首先确定条件桩

2.确定动作桩

3.对条件桩进行组合

4.确定条件组合的结果

5.根据结果写测试用例

案例:手机通话

条件:

是否欠费:欠费 不欠费

是否开机:开机 关机

第一步:首先确定条件桩

是否欠费

是否开机

这里是两个条件 那么就是在表格中写入两行内容 每行代表一个条件

第二步:确定动作桩

一共有四种动作 每个条件桩中有两个 一共有四个动作

欠费 不欠费 开机 关机 

第三步对条件桩进行组合

将每个条件的每个值都和另外一个条件的每个值进行组合

第四步确定条件组合的结果

 第五步根据结果写测试用例

条件数量 和测试用例的数量的关系

条件越多得到的测试用例的数量越多

有两个条件的话 得到的测试用例数2**2=4

有三个条件的话 得到的测试用例数2**3=8

有四个条件的话 得到的测试用例数2**4=16

2.5因果图方法

以图形的方式来表示多个不同的条件/输入以及对应的最终结果的关系

黑盒的测试方法

适用场景:

有多个输入条件的情况下

概念:

因:条件

果:结果

符号:

 结合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需求

第二步:画因果图

第三步:将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第四步:结合判定表写测试用例

案例:让用户输入内容,要求输入的第一个字符是数字5或者7 第二个字符是字母

第一个字符如果不正确 输出结果为L

如果第二个字符不正确 输出结果为M

如果都正确 输出Q

绘制因果图

将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2.6正交方法

这种方法同样是用在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情况

正交法:

本质上是用数学中的数据统计(统计学)中的方法进行测试

通过正交法可以用少量测试用例来覆盖大多数情况

概念:

因素(k):表示的是输入的条件 没列是一个因素

水平(m):表示的是输入的条件所得到的结果 表格中的每个小格是一个结果

n:测试用例数

表示正交表的:k因素m水平 例如5因素3水平

基于正交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第一步:需求分析

第二步:确定因素和水平(其实是找有几个输出和结果)

第三步:根据因素和水平的数量 确定选择那个正交表

第四步:将具体的值替换掉正交表中的内容

第五步:根据正交表写测试用例

案例1:设置字体属性

字体:仿宋 楷体 微软雅黑

字符样式:粗体 斜体 下划线

颜色:红色 黑色 蓝色

字号:20号 30号 40号

第一步 需求分析

要测试4个内容 也就是有4个输入

第二步 确定因素和水平

有4个输入就是有4个条件也就是有4个因素

每个因素都有三种结果 那么就是3水平

结论:4因素3水平

第三步:根据因素和水平的数量 确定选择哪个正交表

 

第四步:将具体的值替换掉正交表中的内容

字体:仿宋1 楷体2 微软雅黑3

字符样式:粗体1 斜体2 下划线3

颜色:红色1 黑色2 蓝色3

字号:20号1 30号2 40号3

 

 第五步:根据正交表写测试用例

正交表中的每一行就是一个 测试用例

2.7场景法

又称为流程图法 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示测试的条件和输出的结果

概念:模拟用户对软件进行操作的场景

这种方法更适合测试多个模块

适合用在测试过程中的那个阶段?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

基于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第一步 分析需求

第二步 绘制流程图

第三步 根据流程图写测试用例

流程图中的符号

 绘图软件:

Visio

亿图

案例:电商平台购物流程

购物过程包括

1.注册 2.登录 3.商品列表 4.购物车 5.付款 6.订单管理

流程图如下

 设计测试用例

流程图中的一条线就是一个测试用例

1-2-3-4-5-5.1-6

1-2-3-4-5-5.2-6

1-2-2-2

1-2-2-3-4-5-5.1-6

1-2-2-2-3-4-5-5.1-6

2.8错误推断法

原理就是根据同类型的软件具有的bug 判定这个目标软件也有bug

使用场景 

时间 资源不充足的情况才会使用

使用这种方法 通常都是做初测

2.9总结

测试方法:

等价类 测试的内容有输入功能 而且输入的内容之间没有关系

边界值 输入的内容有边界 有类型 大小 长度的要求

判定表/因果图 有多种输入内容 而且有多种输出结果

正交法 测试的数据和条件特别多

场景法 整合测试多个功能 需要使用 场景法

错误推断法 时间 资源不充足 仅仅需要做初测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