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第五章==网络层:控制平面==随堂笔记

辰鑫chenxin 2022-03-12 阅读 69

文章目录

第五章 网络层:控制平面

5.1 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基础知识

路由:按照某种指标(传输延迟、经过的站点数量等)找到一种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较好路径。

路由选择算法:网络层软件的一部分,完成路由功能。

路由的原则:

  1. 稳定性:产生的路由不应该摇摆
  2. 公平性:对每一个站点都公平
  3. 最优性:某一个指标(时间、费用等)的最优;实际上获取最优的代价较高,可以是次优解。

路由选择算法分类:

  • 全局算法:链路状态算法
    所有的路由器都拥有完整的拓扑和边的代价信息。
  • 分布式算法:距离矢量算法
    路由器只知道与它有物理连接关系的邻居路由器,和到邻居路由器的代价值。

链路状态算法(link state) --全局

整体思路

  1. 各点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整个网络拓扑,网络中所有链路代价等信息
  2. 使用LS路由算法,计算本站点到其他站点的最优路径,得到路由表
  3. 按照此路由表转发分组

执行流程:

  1. 发现相邻接点,获知对方网络地址。
  2. 测量到相邻节点的代价(延迟、开销等)
  3. 组装一个LS分组,描述它到相邻接点的代价情况
  4. 将分组通过泛洪的方式发送到所有其他路由器
  5. 通过Dijkstra算法找到最短路径

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 vector) --分布式

基本思想:

  • 各路由器维护一张路由表
  • 各路由器与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表
  • 根据获取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
目标地址邻居地址代价
ZB15

上面的路由表是A获取的B的路由表

即B到达Z的代价是15, A到B的代价+15就等于A通过B路线到Z的代价。


特点:

  • 异步、迭代:
    什么时候更新路由表(本地链路代价发生变化、从邻居传来了DV的更新消息)
  • 分布式:
    每个节点只是在自己的DV改变之后向邻居通告;每个节点只管自己和邻居,不操心其他节点。
  • 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的慢

LS和DV的比较

  • 时间复杂度(DV好)
    LS:需要泛洪获取整个网络拓扑
    DV:只和邻居交换信息
  • 收敛时间(LS好)
    LS:只要获取到拓扑即可
    DV:可能存在环装路由问题(坏消息传的慢)
  • 健壮性(LS好)
    LS:每个节点只计算自己的路由表,错误信息影响较小
    DV:每个节点的路由表可能被其他节点使用,错误可以扩散到全网

5.2 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采用距离矢量DV算法
定期,每隔30秒交换通告报文
如果180秒没有收到通告信息–》邻居或者链路失效

网络层的协议使用了传输层的服务,以应用层实体的方式实现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采用链路状态(LS)算法
LS分组在一个网络中分发
全局网络拓扑、代价在每一个节点中都保持

高级特性(RIP中没有):
安全:所有的OSPF报文都是经过认证的
允许有多个代价相同的路径存在
在大型网络中支持层次性SOPF(本地路由器、骨干路由器)

5.3 ISP之间的路由选择

层次路由:将互联网分成一个个AS(路由器区域)

路由器变成了2个层次路由:

eBGP

从相邻的AS获取子网可达信息,更关注策略

iBGP

将获得的子网可达信息传遍AS内部的所有路由器,关注性能

5.4 SDN控制平面(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传统方式:在每一个路由器中的单独路由器算法元件,在控制平面进行交互
SDN方式:一个通用的控制器和本地代理(CAS)交互

SDN特点:

  1. 通用,基于流的匹配+行动
  2. 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
  3. 控制平面功能在数据交换设备之外实现
  4. 可编程控制应用
  • SDN控制器
    维护网络状态信息
    通过上面的北向API和控制应用交互
    通过下面的南向API和网络交换机交互
    逻辑上集中,但是实现上可能是分布式的
  • 数据平面交换机
    采用硬件实现通用转发功能
    流表被控制器计算和安装
  • 控制应用
    控制的大脑

SDN面临的挑战:
强化可靠、可信、可扩展、安全的分布式系统
网络、协议满足特殊任务需求:如实时性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