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接字是一种通信机制(通信的两方的一种约定),凭借这种机制,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可以进行通信。我们可以用套接字中的相关函数来完成通信过程。
套接字的特性有三个属性确定,它们是:域(domain),类型(type),和协议(protocol)。
套接字的域
域指定套接字通信中使用的网络介质。最常见的套接字域是 AF_INET,它是指 Internet 网络,许多 Linux 局域网使用的都是该网络,当然,因特网自身用的也是它。
套接字类型
流套接字(SOCK_STREAM):
流套接字用于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该服务将保证数据能够实现无差错、无重复发送,并按顺序接收。流套接字之所以能够实现可靠的数据服务,原因在于其使用了传输控制协议,即TCP(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
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数据报套接字提供了一种无连接的服务。该服务并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数据有可能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出现数据重复,且无法保证顺序地接收到数据。数据报套接字使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由于数据报套接字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情况,需要在程序中做相应的处理。
原始套接字(SOCK_RAW):
原始套接字与标准套接字(标准套接字指的是前面介绍的流套接字和数据报套接字)的区别在于:原始套接字可以读写内核没有处理的IP数据包,而流套接字只能读取TCP协议的数据,数据报套接字只能读取UDP协议的数据。因此,如果要访问其他协议发送数据必须使用原始套接字。
套接字协议(协议类别)
只要底层的传输机制允许不止一个协议来提供要求的套接字类型,我们就可以为套接字选择一个特定的协议。通常使用默认即可(也就是最后一个参数填“0”)。
创建套接字
socket 系统调用创建一个套接字并返回一个描述符,该描述符可以用来访问该套接字。
需要头文件:#include <sys/socket.h>
int socket(int family,int type,int protocol);
功能:
创建一个用于网络通信的 socket 套接字(描述符)
参数:
family:协议族(AF_UNIX、AF_INET、AF_INET6、PF_PACKET等)
最常见的套接字域是 AF_UNIX 和 AF_INET,前者用于通过 Unix 和 Linux 文件系统实现的本地套接字,后者用于 Unix 网络套接字。AF_INET 套接字可以用于通过包括因特网在内的 TCP/IP 网络进行通信的程序。微软 Windows 系统的 winsock 接口也提供了对这个套接字域的访问功能。
/* Supported address families. */
/* Unix domain sockets */
/* POSIX name for AF_UNIX */
/* Internet IP Protocol */
/* Amateur Radio AX.25 */
/* Novell IPX */
/* AppleTalk DDP */
/* Amateur Radio NET/ROM */
/* Multiprotocol bridge */
/* ATM PVCs */
/* Reserved for X.25 project */
/* IP version 6 */
/* Amateur Radio X.25 PLP */
/* Reserved for DECnet project */
/* Reserved for 802.2LLC project*/
/* Security callback pseudo AF */
/* PF_KEY key management API */
/* Alias to emulate 4.4BSD */
/* Packet family */
/* Ash */
/* Acorn Econet */
/* ATM SVCs */
/* Linux SNA Project (nutters!) */
/* IRDA sockets */
/* PPPoX sockets */
/* Wanpipe API Sockets */
/* Linux LLC */
/* TIPC sockets */
/* Bluetooth sockets */
/* IUCV sockets */
/* For now.. */
/* Protocol families, same as address families. */
type:套接字类型(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RAW等)
/* Types of sockets. */
enum __socket_type
{
SOCK_STREAM = 1, /* Sequenced, reliable, connection-based
byte streams. */
SOCK_DGRAM = 2, /* Connectionless, unreliable datagrams
of fixed maximum length. */
SOCK_RAW = 3, /* Raw protocol interface. */
SOCK_RDM = 4, /* Reliably-delivered messages. */
SOCK_SEQPACKET = 5, /* Sequenced, reliable, connection-based,
datagrams of fixed maximum length. */
SOCK_PACKET = 10 /* Linux specific way of getting packets
at the dev level. For writing rarp and
other similar things on the user level. */
};
protocol:协议类别(0、IPPROTO_TCP、IPPROTO_UDP等),设为 0 表示使用默认协议。
返回值:
成功:套接字
失败(<0)
创建 UDP 套接字示例:
运行结果如下:
套接字地址
每个套接字(端点)都有其自己的地址格式,对于 AF_UNIX 套接字来说,它的地址由结构 sockaddr_un 来描述,该结构体定义在头文件 sys/un.h 中,如下:
struct sockaddr_un {
sa_family_t sun_family; //套接字域
char sun_path[];//名字
};
而在 AF_INET 域中,套接字地址结构由 sockaddr_in 来指定,该结构体定义在头文件 netinet/in.h 中:
struct sockaddr_in {
short int sin_family;//套接字域
unsigned short int sin_port;//端口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地址
char sin_zero[8];
}
IP 地址结构 sin_addr 被定义如下:
struct in_addr {
unsigned long int s_ad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