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1.1 概念、组成、功能和分类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互连 – 互联互通 通信链路
自治 – 无主从关系
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连通性):终端之间相互传输数据
(2) 资源共享:硬件(如多台电脑共享打印机)、软件(如某些软件无需下载可以在网上共享使用)、数据(如百度网盘数据可以共享下载使用)
(3)分布式处理: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同一工作任务的不同部分,如Hadoop平台
(4)提高可靠性:如当一台计算机坏掉了,有其他替代机替代,这样在传输数据是不会因为其中一台计算机坏掉,而链路断掉
(5)负载均衡:多台计算机可以一起干活,工作任务可以分配给各个计算机,使得计算机之间更亲密
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组成部分 硬件、软件、协议
(2)工作方式
- 边缘部分 用户直接使用(C/S方式、P2P方式)
- 核心部分 为边缘部分服务
(3)功能组成
- 通信子网:实现数据通信
-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处理
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分布范围分
- 广域网WAN:远程网,几十到几千公里。广域网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交换技术)
- 城域网MAN:一个城市,5到50km。
- 局域网LAN:1km左右,如校园网和企业网,多个互连的局域网。(广播技术)
- 个人区域网PAN:10m左右,把个人电子设备用无线方式互连,热点。
若中央处理机之间距离非常近(如1米的数量级甚至更小),则一般就称之为多处理机系统而不称它为计算机网络
(2)按使用者分
- 公用网:联通、移动
- 专用网:需要有权限,军队网、银行网
(3)按交换技术分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4)按拓扑结构分
(5)按传输技术分
- 广播式网络:所有的主机共享公共通信信道,如有一台主机发送信息,其他主机均可收到,主机检查是否传输给自己,是就收下信息
- 点对点网络:一对一,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脑图时刻
1.1.2 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1. 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对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要实现不同厂商的硬、软件之间相互连通,必须遵从统一的标准。
(1)标准分类
- 法定标准:有权威机构制定的正式的、合法的标准 OSI
- 某些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了主流,时间长了,这些产品的协议和技术就成了标准 TCP/IP
2. 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脑图时刻
1.1.3 速率相关的性能指标
1. 速率
比特:在计算机中发出的信号都是以数字的形式,比特计算机发送数据量的单位,一个比特一个比特进入信道。(1/0 单位:位)
1秒传输了10位
存储容量:
1
B
y
t
e
(
字
节
)
=
8
b
i
t
(
比
特
)
1Byte(字节)= 8 bit(比特)
1Byte(字节)=8bit(比特)
2. 带宽
(1)“带宽” 原本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Hz)
(2)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b
/
s
,
k
b
/
s
,
M
b
/
s
,
G
b
/
s
b/s,kb/s,Mb/s,Gb/s
b/s,kb/s,Mb/s,Gb/s
3. 吞吐量
1.1.4 性能指标之时延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1. 时延
(1)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发
送
时
延
=
数
据
长
度
[
1
]
信
道
宽
度
(
发
送
速
率
)
发送时延 = \frac{ 数据长度^{[1]} }{信道宽度(发送速率)}
发送时延=信道宽度(发送速率)数据长度[1]
[1] 数据长度:数据有多少比特
(2)传播时延
传
播
时
延
=
信
道
长
度
[
2
]
电
磁
波
在
信
道
上
的
传
播
速
率
传播时延 = \frac{信道长度^{[2]}}{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信道长度[2]
[2] 信道长度:链路长度
(3)排队时延
(4)处理时延
类比坐高铁排队安检,安检完后才能上高铁
2. 时延带宽积
时
延
带
宽
积
(
b
i
t
)
=
传
播
时
延
(
s
)
×
带
宽
(
b
/
s
)
时延带宽积(bit) = 传播时延(s) \times 带宽(b/s)
时延带宽积(bit)=传播时延(s)×带宽(b/s)
3. 往返时延RTT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4. 利用率
脑图时刻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2.1 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1. 为什么要分层
2. 怎么分层
3. 概念总结
脑图时刻
1.2.2 OSI参考模型
1. ISO/OSI 参考模型怎么来的
2. ISO/OSI 七层模型
3. ISO/OSI 参考模型解释通信工程
4. 各层次介绍
(1)应用层
(2)表示层
- 功能一:数据格式变换 翻译官
- 功能二:数据加密解密
- 功能三:数据压缩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