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1、第一个Java程序
- 创建一个.java文件(文件名与类名一致)
//HelloWorld.java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 javac命令将HelloWorld.java(源文件)编译成HelloWorld.class(字节码文件)
- java命令运行该字节码文件
2、Java简介
Java 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 Java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 Java 平台的总称。由 James Gosling和同事们共同研发,并在 1995 年正式推出。
后来 Sun 公司被 Oracle (甲骨文)公司收购,Java 也随之成为 Oracle 公司的产品。
Java分为三个体系:
- JavaSE(J2SE)(Java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java平台标准版)
- JavaEE(J2EE)(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java平台企业版)
- JavaME(J2ME)(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java平台微型版)。
2005 年 6 月,JavaOne 大会召开,SUN 公司公开 Java SE 6。此时,Java 的各种版本已经更名,以取消其中的数字 "2":J2EE 更名为 Java EE,J2SE 更名为Java SE,J2ME 更名为 Java ME。
3、主要特性
- Java 语言是简单的
- Java 语言是面向对象的
- Java语言是分布式的
- Java 语言是健壮的
- Java语言是安全的
- Java 语言是体系结构中立的
- Java 语言是可移植的
- Java 语言是解释型的
- Java 是高性能的
- Java 语言是多线程的
- Java 语言是动态的
4、Java开发工具
Java 语言尽量保证系统内存在 1G 以上,其他工具如下所示:
- Linux 系统、Mac OS 系统、Windows 95/98/2000/XP,WIN 7/8系统。
- Java JDK 7、8……
- vscode 编辑器或者其他编辑器。
- IDE:Eclipse、 IntelliJ IDEA、NetBeans 等。
二、基础语法
1、几个概念
- 类:类是一个模板,描述一类对象的行为和状态。
- 对象: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有状态和行为。
- 方法:方法就是行为,一个类可以有很多方法。
- 实例变量:每个对象都有独特的实例变量,对象的状态由这些实例变量的值决定。
public class Puppy{
public Puppy(){
}
public Puppy(String name){
// 这个构造器仅有一个参数:name
}
}
- 声明:声明一个对象,包括对象名称和对象类型。
- 实例化:使用关键字 new 来创建一个对象。
- 初始化:使用 new 创建对象时,会调用构造方法初始化对象。
public class Puppy{
public Puppy(String name){
//这个构造器仅有一个参数:name
System.out.println("小狗的名字是 : " + nam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下面的语句将创建一个Puppy对象
Puppy myPuppy = new Puppy( "tommy" );
}
}
public class Puppy{
int puppyAge;
public Puppy(String name){
// 这个构造器仅有一个参数:name
System.out.println("小狗的名字是 : " + name );
}
public void setAge( int age ){
puppy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System.out.println("小狗的年龄为 : " + puppyAge );
return puppy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
Puppy myPuppy = new Puppy( "tommy" );
/* 通过方法来设定age */
myPuppy.setAge( 2 );
/* 调用另一个方法获取age */
myPuppy.getAge( );
/*你也可以像下面这样访问成员变量 */
System.out.println("变量值 : " + myPuppy.puppyAge );
}
}
- 一个源文件中只能有一个 public 类
- 一个源文件可以有多个非 public 类
- 源文件的名称应该和 public 类的类名保持一致。
- 如果一个类定义在某个包中,那么 package 语句应该在源文件的首行。
- 如果源文件包含 import 语句,那么应该放在 package 语句和类定义之间。如果没有 package 语句,那么 import 语句应该在源文件中最前面。
- import 语句和 package 语句对源文件中定义的所有类都有效。在同一源文件中,不能给不同的类不同的包声明。
2、Java基本数据类型
Java有两大数据类型:内置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
byte:
- byte 数据类型是8位、有符号的,以二进制补码表示的整数;
- 最小值是 -128(-2^7);
- 最大值是 127(2^7-1);
- 默认值是 0;
- byte 类型用在大型数组中节约空间,主要代替整数,因为 byte 变量占用的空间只有 int 类型的四分之一;
- 例子:byte a = 100,byte b = -50。
short:
- short 数据类型是 16 位、有符号的以二进制补码表示的整数
- 最小值是 -32768(-2^15);
- 最大值是 32767(2^15 - 1);
- Short 数据类型也可以像 byte 那样节省空间。一个short变量是int型变量所占空间的二分之一;
- 默认值是 0;
- 例子:short s = 1000,short r = -20000。
int:
- int 数据类型是32位、有符号的以二进制补码表示的整数;
- 最小值是 -2,147,483,648(-2^31);
- 最大值是 2,147,483,647(2^31 - 1);
- 一般地整型变量默认为 int 类型;
- 默认值是 0 ;
- 例子:int a = 100000, int b = -200000。
long:
- long 数据类型是 64 位、有符号的以二进制补码表示的整数;
- 最小值是 -9,223,372,036,854,775,808(-2^63);
- 最大值是 9,223,372,036,854,775,807(2^63 -1);
- 这种类型主要使用在需要比较大整数的系统上;
- 默认值是 0L;
- 例子: long a = 100000L,long b = -200000L。
"L"理论上不分大小写,但是若写成"l"容易与数字"1"混淆,不容易分辩。所以最好大写。
float:
- float 数据类型是单精度、32位、符合IEEE 754标准的浮点数;
- float 在储存大型浮点数组的时候可节省内存空间;
- 默认值是 0.0f;
- 浮点数不能用来表示精确的值,如货币;
- 例子:float f1 = 234.5f。
double:
- double 数据类型是双精度、64 位、符合 IEEE 754 标准的浮点数;
- 浮点数的默认类型为 double 类型;
- double类型同样不能表示精确的值,如货币;
- 默认值是 0.0d;
-
例子:
double d1 = 7D ; double d2 = 7.; double d3 = 8.0; double d4 = 8.D; double d5 = 12.9867;
7 是一个 int 字面量,而 7D,7. 和 8.0 是 double 字面量。
boolean:
- boolean数据类型表示一位的信息;
- 只有两个取值:true 和 false;
- 这种类型只作为一种标志来记录 true/false 情况;
- 默认值是 false;
- 例子:boolean one = true。
char:
- char 类型是一个单一的 16 位 Unicode 字符;
- 最小值是 \u0000(十进制等效值为 0);
- 最大值是 \uffff(即为 65535);
- char 数据类型可以储存任何字符;
- 例子:char letter = 'A';。
- 在Java中,引用类型的变量非常类似于C/C++的指针。引用类型指向一个对象,指向对象的变量是引用变量。这些变量在声明时被指定为一个特定的类型,比如 Employee、Puppy 等。变量一旦声明后,类型就不能被改变了。
- 对象、数组都是引用数据类型。
- 所有引用类型的默认值都是null。
- 一个引用变量可以用来引用任何与之兼容的类型。
final double PI = 3.1415927;
- 自动类型转换:低精度转高精度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 强制类型转换:高精度转低精度
double→float→long→int→short(char)→byte
语法格式:(转换到的类型)需要转换的值
- 隐含强制类型转换: 整数的默认类型是 int、小数默认是 double 类型浮点型,在定义 float 类型时必须在数字后面跟上 F 或者 f。
3、Java标识符
- 由字母、$、_、或数字组合而成
- 不能以数字开头
- 关键字不能做标识符
- 大小写敏感
4、Java修饰符
- 访问控制修饰符 : default, public , protected, private
- 非访问控制修饰符 : final, abstract, static, synchronized
-
default (即默认,什么也不写): 在同一包内可见,不使用任何修饰符。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
private : 在同一类内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 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
public : 对所有类可见。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
protected : 对同一包内的类和所有子类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 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static 修饰符
-
静态变量:
static 关键字用来声明独立于对象的静态变量,无论一个类实例化多少对象,它的静态变量只有一份拷贝。 静态变量也被称为类变量。局部变量不能被声明为 static 变量。
-
静态方法:
static 关键字用来声明独立于对象的静态方法。静态方法不能使用类的非静态变量。静态方法从参数列表得到数据,然后计算这些数据。
final 修饰符
- final 变量:
final 表示"最后的、最终的"含义,变量一旦赋值后,不能被重新赋值。被 final 修饰的实例变量必须显式指定初始值。
final 修饰符通常和 static 修饰符一起使用来创建类常量。
- final 方法
父类中的 final 方法可以被子类继承,但是不能被子类重写。
声明 final 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该方法的内容被修改。
- final 类
final 类不能被继承,没有类能够继承 final 类的任何特性。
abstract 修饰符
- 抽象类:
抽象类不能用来实例化对象,声明抽象类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将来对该类进行扩充。
一个类不能同时被 abstract 和 final 修饰。如果一个类包含抽象方法,那么该类一定要声明为抽象类,否则将出现编译错误。
抽象类可以包含抽象方法和非抽象方法。
- 抽象方法
抽象方法是一种没有任何实现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现由子类提供。
抽象方法不能被声明成 final 和 static。
任何继承抽象类的子类必须实现父类的所有抽象方法,除非该子类也是抽象类。
如果一个类包含若干个抽象方法,那么该类必须声明为抽象类。抽象类可以不包含抽象方法。
抽象方法的声明以分号结尾,例如:public abstract sample();。
synchronized 修饰符
synchronized 关键字声明的方法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线程访问。
-
transient 修饰符
序列化的对象包含被 transient 修饰的实例变量时,java 虚拟机(JVM)跳过该特定的变量。
该修饰符包含在定义变量的语句中,用来预处理类和变量的数据类型。
public transient int limit = 55; // 不会持久化
public int b; // 持久化
-
volatile 修饰符
volatile 修饰的成员变量在每次被线程访问时,都强制从共享内存中重新读取该成员变量的值。而且,当成员变量发生变化时,会强制线程将变化值回写到共享内存。这样在任何时刻,两个不同的线程总是看到某个成员变量的同一个值。
一个 volatile 对象引用可能是 null。
//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线程调用 run() 方法(在 Runnable 开启的线程),
//在另一个线程调用 stop() 方法。 如果 第一行 中缓冲区的 active 值被使用,
//第二行 的 active 值为 false 时循环不会停止。
//但使用了 volatile 修饰 active,该循环会停止。
publ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active;
public void run()
{
active = true;
while (active) // 第一行
{
// 代码
}
}
public void stop()
{
active = false; // 第二行
}
}
5、Java运算符
- 算术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位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其他运算符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b;
a = 10;
// 如果 a 等于 1 成立,则设置 b 为 20,否则为 30
b = (a == 1) ? 20 : 30;
System.out.println( "Value of b is : " + b );
// 如果 a 等于 10 成立,则设置 b 为 20,否则为 30
b = (a == 10) ? 20 : 30;
System.out.println( "Value of b is : " + b );
}
}
运行结果
Value of b is : 30
Value of b is : 20
class Vehicle {}
public class Car extends Vehic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Vehicle a = new Car();
boolean result = a instanceof Car;
System.out.println( result);
}
}
运行结果:
true
6、Java循环结构与条件语句
- while 循环
while( 布尔表达式 ) { //循环内容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 = 10;
while( x < 20 ) {
System.out.print("value of x : " + x );
x++;
System.out.print("\n");
}
}
}
- do…while 循环
对于 while 语句而言,如果不满足条件,则不能进入循环。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即使不满足条件,也至少执行一次。
do…while 循环和 while 循环相似,不同的是,do…while 循环至少会执行一次。
do { //代码语句 }while(布尔表达式);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 10;
do{
System.out.print("value of x : " + x );
x++;
System.out.print("\n");
}while( x < 20 );
}
}
- for 循环
for(初始化; 布尔表达式; 更新) { //代码语句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x = 10; x < 20; x = x+1) {
System.out.print("value of x : " + x );
System.out.print("\n");
}
}
}
说明几点:
1、最先执行初始化步骤。可以声明一种类型,但可初始化一个或多个循环控制变量,也可以是空语句。
2、然后,检测布尔表达式的值。如果为 true,循环体被执行。如果为false,循环终止,开始执行循环体后面的语句。
3、执行一次循环后,更新循环控制变量。
4、再次检测布尔表达式。循环执行上面的过程。
-
增强for循环
for(声明语句 : 表达式) { //代码句子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 numbers = {10, 20, 30, 40, 50};
for(int x : numbers ){
System.out.print( x );
System.out.print(",");
}
System.out.print("\n");
String [] names ={"James", "Larry", "Tom", "Lacy"};
for( String name : names ) {
System.out.print( name );
System.out.print(",");
}
}
}
- if
if(布尔表达式) { //如果布尔表达式为true将执行的语句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 10;
if( x < 20 ){
System.out.print("这是 if 语句");
}
}
}
- if else
if(布尔表达式){
//如果布尔表达式的值为true
}else{
//如果布尔表达式的值为false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 30;
if( x < 20 ){
System.out.print("这是 if 语句");
}else{
System.out.print("这是 else 语句");
}
}
}
- if ..else if..else
if(布尔表达式 1){
//如果布尔表达式 1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else if(布尔表达式 2){
//如果布尔表达式 2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else if(布尔表达式 3){
//如果布尔表达式 3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else {
//如果以上布尔表达式都不为true执行代码
}
- 嵌套if else语句
if(布尔表达式 1){
如果布尔表达式 1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if(布尔表达式 2){
如果布尔表达式 2的值为true执行代码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ar grade = args[0].charAt(0);
char grade = 'C';
switch(grade)
{
case 'A' :
System.out.println("优秀");
break;
case 'B' :
case 'C' :
System.out.println("良好");
break;
case 'D' :
System.out.println("及格");
break;
case 'F' :
System.out.println("你需要再努力努力");
break;
default :
System.out.println("未知等级");
}
System.out.println("你的等级是 " + grade);
}
}
7、Java变量
int a, b, c; // 声明三个int型整数:a、 b、c
int d = 3, e = 4, f = 5; // 声明三个整数并赋予初值
byte z = 22; // 声明并初始化 z
String s = "runoob"; // 声明并初始化字符串 s
double pi = 3.14159; // 声明了双精度浮点型变量 pi
char x = 'x'; // 声明变量 x 的值是字符 'x'。
- 类变量:独立于方法之外的变量,用 static 修饰。
- 实例变量:独立于方法之外的变量,不过没有 static 修饰。
- 局部变量:类的方法中的变量。
public class Variable{
static int allClicks=0; // 类变量
String str="hello world"; // 实例变量
public void method(){
int i =0; // 局部变量
}
}
- 类变量也称为静态变量,在类中以 static 关键字声明,但必须在方法之外。
- 无论一个类创建了多少个对象,类只拥有类变量的一份拷贝。
- 静态变量除了被声明为常量外很少使用,静态变量是指声明为 public/private,final 和 static 类型的变量。静态变量初始化后不可改变。
- 静态变量储存在静态存储区。经常被声明为常量,很少单独使用 static 声明变量。
- 静态变量在第一次被访问时创建,在程序结束时销毁。
- 与实例变量具有相似的可见性。但为了对类的使用者可见,大多数静态变量声明为 public 类型。
- 默认值和实例变量相似。数值型变量默认值是 0,布尔型默认值是 false,引用类型默认值是 null。变量的值可以在声明的时候指定,也可以在构造方法中指定。此外,静态变量还可以在静态语句块中初始化。
- 静态变量可以通过:ClassName.VariableName的方式访问。
- 类变量被声明为 public static final 类型时,类变量名称一般建议使用大写字母。如果静态变量不是 public 和 final 类型,其命名方式与实例变量以及局部变量的命名方式一致。
- 实例变量声明在一个类中,但在方法、构造方法和语句块之外;
- 当一个对象被实例化之后,每个实例变量的值就跟着确定;
- 实例变量在对象创建的时候创建,在对象被销毁的时候销毁;
- 实例变量的值应该至少被一个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引用,使得外部能够通过这些方式获取实例变量信息;
- 实例变量可以声明在使用前或者使用后;
- 访问修饰符可以修饰实例变量;
- 实例变量对于类中的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是可见的。一般情况下应该把实例变量设为私有。通过使用访问修饰符可以使实例变量对子类可见;
- 实例变量具有默认值。数值型变量的默认值是0,布尔型变量的默认值是false,引用类型变量的默认值是null。变量的值可以在声明时指定,也可以在构造方法中指定;
- 实例变量可以直接通过变量名访问。但在静态方法以及其他类中,就应该使用完全限定名:ObejectReference.VariableName。
- 局部变量声明在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中;
- 局部变量在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被执行的时候创建,当它们执行完成后,变量将会被销毁;
- 访问修饰符不能用于局部变量;
- 局部变量只在声明它的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中可见;
- 局部变量是在栈上分配的。
-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值,所以局部变量被声明后,必须经过初始化,才可以使用。
8、Java数组
//声明应该double类型的数组 double[] myList; //或者下面这样 double myList[];
/**
*TestArray.java
*首先声明了一个数组变量 myList
*接着创建了一个包含 10 个 double 类型元素的数组
*并且把它的引用赋值给 myList 变量。
*/
public class Test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数组大小
int size = 10;
// 定义数组
double[] myList = new double[size];
myList[0] = 5.6;
myList[1] = 4.5;
myList[2] = 3.3;
myList[3] = 13.2;
myList[4] = 4.0;
myList[5] = 34.33;
myList[6] = 34.0;
myList[7] = 45.45;
myList[8] = 99.993;
myList[9] = 11123;
// 计算所有元素的总和
double total = 0;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total += myList[i];
}
System.out.println("总和为: " + total);
}
}
public class Test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myList = {1.9, 2.9, 3.4, 3.5};
// 打印所有数组元素
for (int i = 0; i < myList.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myList[i] + " ");
}
// 计算所有元素的总和
double total = 0;
//普通for循环
for (int i = 0; i < myList.length; i++) {
total += myList[i];
}
System.out.println("Total is " + total);
//for-each(加强for循环)
for(double i : myList){
total += i;
}
// 查找最大元素
double max = myList[0];
for (int i = 1; i < myList.length; i++) {
if (myList[i] > max) max = myList[i];
}
System.out.println("Max is " + max);
}
}
public static int[] reverse(int[] list) {
int[] result = new int[list.length];
for (int i = 0, j = result.length - 1; i < list.length; i++, j--) {
result[j] = list[i];
}
return result;
}
- 二维数组动态初始化
type[][] typeName = new type[typeLength1][typeLength2];
type 可以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复合数据类型,typeLength1 和 typeLength2 必须为正整数,typeLength1 为行数,不可省略,typeLength2 为列数,可以省略。
String[][] s = new String[2][]; //定义一个两行的二维数组
s[0] = new String[2]; //第一行最多存两个元素
s[1] = new String[3]; //第二行最多存三个元素
s[0][0] = new String("Good"); //接下来为每个数组元素单独分配空间
s[0][1] = new String("Luck");
s[1][0] = new String("to");
s[1][1] = new String("you");
s[1][2] = new String("!");
- 二维数组的引用
对二维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引用方式为 arrayName[index1][index2]
- 给数组赋值:通过 fill 方法。
- 对数组排序:通过 sort 方法,按升序。
- 比较数组:通过 equals 方法比较数组中元素值是否相等。
- 查找数组元素:通过 binarySearch 方法能对排序好的数组进行二分查找法操作。
9、Java注释
支持单行注释与多行注释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 这是第一个Java程序
* 它将输出 Hello World
* 这是一个多行注释的示例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这是单行注释的示例
/* 这个也是单行注释的示例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